宙斯小说网 >>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 >> 目录 >> 第一百八十章 世事洞明

第一百八十章 世事洞明


更新时间:2015年12月13日  作者:咫尺间  分类: 都市异能 | 贴身 | 家教 | 兵王 | 热血 | 打脸 | 踩人 | 扮猪吃虎 | 咫尺间 |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 

报错:

绿色无广告阅读

作品相关

作品相关

道家有《道藏》,佛家有《佛藏》,诸子百家有《子藏》。

所谓藏,便是宝藏的意思。把某种学派的典籍编纂在一起,成为一大文库,便是那个学派的“藏”。

只是无论哪一家的藏本,都难免良莠不齐,各种杂乱的思想全汇聚一起,让人阅读的时候难以区分哪些是精华,哪些是渣滓。

现在整个华夏乃至整个东亚地区,都流行国学热。华夏老祖宗留下的国学让现代人如痴如醉,即便是还沒毕业的小学生都能蹦出一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可是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却又很少人懂得,许多人都在错用。

至于“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类含义更加不明的古语,那就几乎沒几个人能够正确理解了。

重视国学沒错,但是理解错误就容易出问題。轻则三观不正,重则心理扭曲。

秦余庆父亲所做的,便是要将这泱泱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的珍珠拾起來,串成一串摧残的珍珠项链,让人发自内心的去喜欢。

国学精粹的汇总,称之为《学藏》。

秦余庆父亲的这份心思不可谓不妙,野心不可谓不大。

敢编纂五千年的文明,这是何等气魄。便是王庸爷爷王鸿瑾再生,也得竖起大拇指。

只是,秦余庆父亲有这个能力吗。

“爸,你别闹了。我们姐弟俩从沒怨过你,你现在这身体状况我们理解。再说了,你也不会修鞋啊,万一修坏了人家找你赔怎么办。你呀,还是安心待在家里吧。桌上有个煎饼果子,你饿了先吃口垫垫,我过会就给你带饭回來。”

秦余庆换了身衣服,准备出门打工去。

“余庆……”秦余庆父亲还想说什么,可是秦余庆已经走出了屋子,到了大门外。

狠狠捶了自己双腿一下,秦余庆父亲满脸的气恼。

自从瘫了之后,他沒有一天不在自责中渡过。

吱呀一声,秦余庆打开大门,迈出一只脚去。

只是另一只脚却怎么也迈不出去了,反而缓缓退回,一点点退回到院子里。

就像是防贼一样,秦余庆一脸震惊的盯着诡异出现的王庸,道:“你怎么找到这里來的。我明明把你甩掉了。”

王庸笑眯眯的一指自己嘴巴,说:“鼻子下面一张嘴,找不到难道不会问吗。你能在这迷宫里穿梭自如,明显对这里很熟悉。我猜你家就在这附近,于是找着人一路问过來,果然。”

“……”秦余庆不知道说什么了。

他发现自己对王庸的定义错了,这哪里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分明是头脑、四肢都很发达。

“我还有事,你要是真要跟我谈什么,明天我去办公室找你,好不好。”秦余庆压低声音,用一种哀求的姿态道。

王庸察觉到秦余庆姿态的变化,问道:“你担心你父母听见。其实沒必要,我今天不是來告你状的,我也不会跟其他老师一样,解决不了的问題就找家长解决,我认为那是老师的失败。我不过是想跟你父母聊聊,进行下普通家访,不会涉及任何对你的小报告。”

秦余庆微微放心,不过还是一副不配合的模样,说:“王老师,我爸爸有病,真的沒空见你。而我妈妈……”

秦余庆目光闪烁一下,眼里涌出一抹哀伤与怨恨。

“她早死了。所以你即使家访,也只能跟我一个人说。但是我现在要出门,明天,明天我一定主动找你,好吗。”

王庸静静盯着秦余庆,秦余庆所有的眼神变化都落入眼中。

王庸知道,秦余庆沒有说实话。恐怕他母亲另有故事。

不过那就不是王庸关心的了,王庸不是那么八卦的人。

一抽鼻子,王庸目光转向秦余庆刚换上的衣服。

“你不会告诉我,你出门是去餐馆帮工吧。”

“你怎么知道。”秦余庆一下愣住了。

“我不光知道这个,我还知道你在餐馆的工作是上菜。”王庸指了指秦余庆裤子。“只有上菜工才会经常被汤汁溅到,在衣服上留下这种点滴形状的油渍。而且量还很多。”

秦余庆看向自己衣服,那是昨晚溅上去的,还沒來得及洗。

沒想到这一点就成为王庸的推断依据,一下猜出了自己干的工作。

“王老师,你很厉害。说实话这些老师里真正让我佩服的也就你了。但是……既然你猜到了,我也就不瞒你。我确实要去餐馆打工,现在时间有点來不及了,让我出门好不好。”秦余庆佩服的看着王庸,认真道。

王庸看着秦余庆眼睛,里面是一种被生活磨砺过的坚定,是同年级同学眼里见不到的神采。

王庸嘴唇嗡动一下,刚想让步。这时屋里忽然响起了秦余庆父亲的声音。

“余庆,谁啊。”

秦余庆有些慌张的回头道:“沒谁,同学來找我问作业的。”

“骗我,你爸是瘫了不是聋了,你刚才明明喊王老师。是不是你在学校犯错,老师來家访了。”秦余庆父亲揭破秦余庆谎言。

然后招呼着王庸:“是余庆老师來了吗。快进來。我行动不便,沒法出门迎接,抱歉啊。”

事已至此,秦余庆想要阻止王庸家访的想法破灭了,只能硬着头皮将王庸领进屋内。

昏暗的小屋必须开灯才能看清,秦余庆父亲伸手将书桌上的台灯扭开了,嘱咐秦余庆给王庸倒水。

一进屋,王庸就被屋子里寒酸的家具震住了。他从沒见过一个家可以简陋成这个样子。

整个屋子只有一张餐桌一个书桌几个凳子,除此之外再沒其他家具。唯一现代化的家具就是书桌上那盏台灯了。

如果不是屋子里摆满了与环境格格不入的书籍,王庸一定以为这家是个流浪汉的居所。

怪不得秦余庆要出去打工,怪不得秦余庆从來不参加班级活动。原來是既沒时间也沒钱。

别人晚自习的时候他要去打工,别人班级活动的时候,他还在打工。别说一些班级活动还要缴纳一定费用了。

王庸忽然有些可怜秦余庆这个孩子。小小年纪就肩负起了一家的重担。看他淡然的样子,显然很早就开始了,已经习惯了。

“我是秦余庆的父亲,秦诤。老师你贵姓。”秦余庆父亲开口问道。

“免贵姓王。”

“原來是王老师。唉,本该扫榻相迎的,无奈家里简陋,只好委屈王老师屈就了。抱歉。”秦诤不好意思的说道。

王庸眉毛一挑。

看來秦余庆父亲这些书不是装门面的,是真有学识。一番话出口便知不是普通俗人,只是为何沦落到这种地步。

疑问究竟不能问出口,那无异于揭人伤疤。王庸在书桌前坐下,笑笑,道:“我今天來其实也沒事,就是路过顺便看看。余庆这孩子在学校挺老实的,也努力。很不错。”

秦余庆听王庸这么说自己,先是松了口气,接着又有些不好意思起來。他确实很努力,努力打瞌睡。每晚都要打工到十二点左右,实在太累了,他只能选择上课睡会。

“呵呵,王老师你就别夸他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习终究要靠勤奋。余庆晚上要做工,他根本沒多少时间学习。他的成绩我虽然不问,可是也心里有数。唉,都是我连累了他。”秦诤却是隔岸观火,世事洞明。

王庸暗赞一声这个秦诤简直明察秋毫一般,愈加对他好奇了。

眼睛微微一瞥,正好看见了秦诤床头的《学藏》草稿。

“学藏。以心如丸卵,为体内藏,眸子如豆,为身光明。秦先生这是要为国学做宝藏。”王庸眼中泛起一抹异彩,道。

秦诤听了王庸的话,一愣,随即道:“王老师竟然也是同道中人。你这话可不是一般老师能说出來的。”

王庸说的那句文言乃是出自汉王充的《论衡·别通》,是“藏”一字的初始由來。

“不瞒你说,我在学校教的正是国学课。”王庸笑道。

“哦,那倒是新奇。一中现在也设有这门课了。应该是出自老校长之手吧。”

秦诤足不出户,却料事如神。好像他早就知道内情一样。

王庸微微震惊了,沒想到秦诤连这个都猜得出。

见王庸承认,秦诤不由呵呵一笑:“我跟老校长也有些面缘,知道他是真心爱学生的,也只有他肯为学生搞些新花样。”

“您的手稿,可否给我看下。”王庸试探性的问。

一般这种东西都是私人隐私,沒有完稿前别说是陌生人了,就连出版社也不可能给你看。万一被剽窃了怎么办。

谁知秦诤却异常大方,直接将草稿取过,递给了王庸,丝毫沒有防备的意思。

王庸道一声:“谢谢。”

翻开第一页看了起來,只看了半个序章,就脸现凝重,表情变得恭谨起來。

“人之自立于天地间,须会两门学问。其一为与天斗之学问,另一为与人斗之学问。与天斗者,格物致知也;与人斗者,立身行事也。”

“而从道、法、术三层研修人斗之学问,即为国学。道者乃格局、气象、境界、心量;法者乃理念、价值取向;术者则为手段也。”

“儒家以仁为本,修齐治平,以达天下治;释家欲渡众生,教人得解脱;道家以忍为本,开人眼界、启人心智,每每给人以绝处逢生之感;兵家以全胜为要旨,攻坚克难,可为策略源。”

王庸猛地一拍桌子,长身而起:“精辟。我第一次见到有人能将国学各流派解释的如此通透。这本《学藏》只看这一章序便知其价值。秦先生,请受我一拜。您这书一旦问世,便是开宗明义,助圣人教化,乃是大功德。”

王庸认认真真,一脸的庄重,对着秦诤鞠了一躬。

惊得秦诤连连摆手,想要起身搀扶王庸,无奈瘫痪无力,只能眼睁睁看着王庸完成这一躬。

站长有话说:

轩衣舍原创服饰已更新秋、冬季服装,需要的朋友可以进店选购了,主要出售:男装、女装、情侣装、鞋子、手表、女士包包。新开的店冲击销量,全部按出厂价出售,并且全场包邮。

1、电脑前的朋友请

2、手机用户请

高速文字章节列表


上一章  |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