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热门、、、、、、、、、、、、、、
一幅立体的海图悬浮在陵蹊和秦桑面前,海面上是一片空白,海底有起伏的山峦,地形复杂。
据陵蹊说,曾经这里也有岛屿,但后来都被风灾削平了,连海里的部分也被削去一层又一层。
方才,秦桑又一次试探,又被陵蹊转移话题。陵蹊自以为不动声色,殊不知加深了秦桑的怀疑。
秦桑看着海图,扫视一遍,“这些海底山脉有无特别之处?”
“有!”
陵蹊手指向几道纵横交错的海沟,“这里,谷地能够聚风,我们称之为风谷!风灾过后,狂风依然会聚集在这里,不等它们散去,新的风灾又开始了。我们也曾调集人手进去探索,其他族人修为不够,只有我能勉强进去,但也无法坚持太久。风灾不断将狂风灌注进去,长年累月下来,风谷中的风,威力比风灾还强。”
“道友怀疑风谷中会有潜流?”秦桑问道。
陵蹊点点头,期待道:“之前老朽独自一人,此番有道友相助,你我联手,定能潜入更深的地方!”
顿了顿,陵蹊苦笑道:“尽管潜流之中充满未知,总比困在这里,等着灭族强。只要能送出去一个血脉,我们陵人就不算灭族!”
这就是小族的悲哀。
陵蹊甚至不知道,外面还有没有其他陵人,这些可能就是他们的全部族人。
一旦他们死去,陵人就在灵界消失了,悄无声息,世人甚至不知道曾经有这么一个种族存在过。
说着,陵蹊取出一枚玉简,“这是老朽之前在风谷的见闻,道友拿去,提前做些准备。风灾过后,我们便立刻动身!”
三天后。
经过三天的演变,风灾的威力逐渐增强,陵人已经忙碌完毕,局面稳定下来,接下来他们只需要躲在自己的螺屋里,等待风灾结束。
秦桑也回到了自己的螺屋。
螺壳内壁忽然突出,缓缓浮现出一张人脸,秦桑睁开眼睛,“如何?”
攀琮此时还在外面,人脸乃是神通所化,恭声道:“启禀上仙,小妖巡查了整片海域,没有找到凤羽的线索,但有一些发现,周围应该没有阵法,我怀疑这里是一片元磁海。”
“元磁?”
秦桑有些意外。
他本以为陵人是被某种阵法困住了,甚至可能是他们的祖先建造的庇护阵法,结果作茧自缚。
秦桑对元磁之力了解不多,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风暴界时,在无相仙门遇到九地元磁神光,曾让一众元婴后期修士吃了不小的苦头。
这时,人脸下方的内部又出现一个突起,化为攀琮的一只手,掌心托着一枚黑色的细针,“小妖认识一位道友,身具指南鲡的血脉,体内孕育一种磁石,天生懂得运用元磁之力。这种磁石,经过它们长时间的温养,会成为一种异宝,可惜那位道友祭炼成了本命灵宝,小妖求购不得。那位道友见小妖执意想要,便取了一个后辈身上的磁石,炼制成这枚磁针,送给小妖。”
秦桑抬手将磁针摄来。
攀琮继续解释道:“遇到元磁之力异常的地方,磁针便会有反应,不过绝大多数地方,异常的元磁之力不会影响生灵,生灵根本感知不到。元磁之力严重异常的地方,会产生种种异象,有可能形成这种有进无出的秘境。还有这里的风灾,也可能是受到元磁之力的影响,外面的风,威力应该没这么强。”
磁针在秦桑手中轻轻摆动,秦桑疑惑道:“元磁之力好像并不乱。”
“是的,风灾来临后,磁针才有反应。这里的元磁之力非常稳定,否则这群陵人可能活不到上仙来拯救他们。应当是其他方面异常,可惜那位道友不在,小妖只能看出这些,”攀琮道。
倘若元磁之力不稳,变化莫测,运气好牢笼自解,运气差一些,陵人早已被混乱的元磁之力绞杀了。
“这么说,只要能够挣脱元磁之力,便能离开这里,”秦桑若有所思。
攀琮笃定道:“以上仙的实力,绝无问题!”
在他看来,既然找出了原因,没有必要再和这些陵人多费唇舌。
不过,新的发现让秦桑打算留下来。
“不急离开,你先去水下,探一探这些地方……”
秦桑交代了攀琮一番,取出星灵继续修炼,不出几日,攀琮便上来汇报。
“这些风谷大多是普通的海沟,因风灾常年聚集,诞生出一些奇特的灵物,但风谷深处并无潜流存在,只有一个地方,”攀琮语气带有几分异样,“小妖没能探到最底,感受到了强烈的威胁,不知里面有什么,对外来者非常排斥。小妖谨记上仙吩咐,没有强闯。”
秦桑闻言,目光一闪,他怀疑陵蹊一直在隐瞒什么,既然其他地方都没有异常,肯定就在风谷之中。
结果不出所料,令他感到意外的是,那里竟能威胁到攀琮。
下一刻,秦桑出现在螺屋阵之外,攀琮连忙躬身行礼。
洞府内还有一具化身,没有陵人察觉秦桑离开。
“先出去看看。”
秦桑和攀琮径直向这片海域的边缘飞去。
攀琮盯着手中的磁针,随着磁针颤动,不断改变方向,不多时,他身影猛然一顿,手指前方,“此地便是元磁之力交汇之地!”
秦桑一步跨出,掌心浮现一座小山,手擎仙山,重重砸向虚空。
轰的一声,陵人们畏之如虎的风灾,被余波轻易扫平,攀琮的瞳孔和虚空一起巨震,之前它被收服,是朱雀和小五下的手,此刻才见识到秦桑的真正实力,不禁骇然。
他本以为要破坏几处元磁之力交汇之地才能离开,现在看来,这一下就够了!
被仙山砸中的地方,虚空竟如镜面般破碎,暴露出一片黑暗,仿佛能够看到空间乱流,实则并非空间乱流,而是游荡在这里的元磁之力。被仙山震散后,秦桑和攀琮面前浮现出破碎的异样光彩,一股股混乱的元磁之力侵袭而来,都被仙山阻挡在外。
秦桑飞身向前,顿时感到周围的风灾威力骤降,心知已经离开了囚困陵人世世代代的元磁牢笼。
外面依旧是海雾朦胧,秦桑运转灵目,看到的是一片空旷的海面。
秦桑听到身后的攀琮道:“这片元磁海的范围,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广。”
攀琮手中的磁针还在摆动,虽然幅度变小了。说明周围的元磁之力依旧异常,只是不如里面严重,形不成元磁秘境,证据是周围海里有鱼。
他们绕着这片元磁秘境寻觅了一圈,没有在周围海域发现妖修的痕迹,秦桑微微皱眉,命攀琮继续在四周搜寻,纵身而起,扶摇直上,顺利飞出雾层。
此时正值夜晚,秦桑踏在雾海之上,麒麟和朱雀跳出来,一起仰望星空。
他们吹着冷风,看了一晚,没有看到想要的星象,不过推算出了下次星象出现的时间,就在几天后。
秦桑索性原地等了几天。
直至那晚来临,星象出现在他们视野之中,朱雀狂喜,“近了!近了!”
朱雀大呼小叫,难以抑制兴奋的心情。
看着位于头顶偏南的星象,秦桑和小麒麟也都面露喜色,没想到因祸得福,一下子拉近了这么多距离。
据秦桑推算,他们现在距离星象指引的地方,比之前想要去的东四岛还近。
从在风暴界得到麒麟源种到现在已经太久了,此番寻找麒麟本源更是历经波折,终于看到曙光,难怪朱雀这么兴奋。
秦桑目视星象,和下界做对比,星象所指就在他们正南方,至于距离,还不好说,应该不会太远了。
欢喜过后,秦桑意识到,这和他刚才的发现又有矛盾了。
他原本猜测,陵人不会迁徙太远,此地可能在大周巽州附近,可是麒麟会将本源藏在离人族这么近的地方吗?
星象不会出错,那么问题出在陵人身上。
“快去!快去!”
朱雀用翅膀连连拍打秦桑的肩头,催促快走。
“不急,”秦桑依然冷静,问了朱雀一个问题,“星象高高在上,一种星象对应在下界的地域,恐怕有几十、几百万里方圆。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指引,我们如何才能锁定麒麟本源的位置?”
朱雀一指旁边的小麒麟,“不是有它在吗?”
秦桑没那么乐观,问小麒麟:“有没有感应到什么?”
小麒麟轻轻摇头。
“你看,且不说能不能直接通过星象找到麒麟本源,还要考虑到,万一麒麟本源出世引发异象,会将周围的势力和强者吸引过来。倘若不出我所料,这个地方的局势恐怕非常复杂,不可莽撞,须得从长计议!”
秦桑收回视线,看向元磁秘境,陵人或许是一个很好的掩护。
此外,通过陵人,或许还能找到上古道庭的遗迹。
他们观察了一夜,秦桑飞身下去,给攀琮传讯。
“上仙叫我……”
攀琮匆匆赶来,它飞了一大圈,发现这片元磁海非常荒凉,没有妖修部族。
“你且留在外面,最好能结交几个附近的修行者,我去将陵人带出来,”秦桑吩咐道,并让朱雀跟着攀琮,严令他们不可肆意妄为。
攀琮不明白,秦桑为何对那群陵人另眼相待,但也不敢质疑他的决定,躬身应命。
元磁秘境易进难出,秦桑不费吹灰之力便返回秘境,回到洞府。
分身还在盘坐,秦桑离开这么久,陵人浑然不觉。
这一日,秦桑找上陵蹊。
“什么?道友想现在就下去?”
听到秦桑的建议,陵蹊满脸震惊。
他竟然想要现在进入风谷,要知道,风灾之时,风谷只会更加危险。
“道友可知一句谚语,富贵险中求?”秦桑道,“风灾虽然会让风谷变的危险,但风谷也会暴露出寻常之时没有的景象。倘若遇到危险,退回来便是,不会强求。而且……”
秦桑语气一转,“在下这些天浏览道友的记载,发现其中一座风谷中的异象,可能和潜流有关……就是这里!”
说着,秦桑指向海图中的一处,正是攀琮感受到威胁的那一座风谷。
陵蹊瞳孔猛然一缩,脱口而出:“不可能!”
秦桑‘咦’了一声,奇怪道:“道友为何笃定不可能是这里,难道道友之前进去过?”
“不……是!是!”
陵蹊反应过来,连连点头,“老朽之前也觉得这些异象有古怪,闯入多次,从来没有发现潜流。”
“道友到过谷底?”秦桑追问。
“这……”
陵蹊迟疑。
秦桑语气一沉,“此事关乎我们能否脱身,岂能信口雌黄?任何线索都不能放过,在下须得亲身验证才行……道友想一想陵人的先辈,难道还想被困在这里一辈子?”
陵蹊无法反驳秦桑的话,而且秦桑说的没错,有离开的希望却不紧紧抓住,未来陵人灭族,他就是最大的罪人。
“道友还有什么顾虑?”
秦桑见陵蹊沉默,步步紧逼。
陵蹊无言以对,最终应了下来,唤来族中高手,叮嘱他们看顾好螺屋阵,留下一具化身主阵,便和秦桑一起,潜入深海。
他们施展分水诀,不断下潜,终于看到一座海底石山,风灾竟能一直吹到海底,在坚硬的海床上留下一道道伤痕。
沿着这条山脉游了一阵,陵蹊停下来,神色复杂的望着前方的海沟。
这条海沟位于海底,里面竟然没有海水,狂暴风力有如实质一般,聚集在这里,不断将倾轧下来的亿万吨海水撕开、绞碎,可怕的景象展现在他们面前。
风谷仿佛就是风灾的归宿,它们吸收着新的风灾,里面的狂风显得极为恐怖。
“明月道友……”
陵蹊还想再劝,秦桑却已经向着风谷游去,只得无奈跟上。
秦桑来到谷口,观察片刻,招呼一声,身影连闪,遁入谷中,瞬间从两股狂风之间穿过。
看着惊魂未定的陵蹊,秦桑笑道:“道友你看,在下所言不差,风灾搅乱风谷,却也给了我们可趁之机。”
陵蹊摇摇头,他也曾在这时候进来过,岂会不知,只是好景不长,到里面就知道什么叫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