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坤宫之变
翊坤宫之变
浑身污垢的骑手肯定听不见街道两边人们的议论声,就算听见了也不会多想,此时他的脑子里只有一件事,用最快速度把战报送到长安右门外的通政使司,这时候得按分钟计算成败。
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故意捣鬼,从德胜门进京的驿卒刚绕过皇城东侧拐上东长安街,从东单牌楼方向也有一骑绝尘而来。除了马匹颜色是灰白外,两者的速度、打扮几乎一模一样。
“二哥,兄弟我在这边盯着,您赶紧向千户大人报信。今天城里怕是要出大事了,得提前准备啊!”
两匹八百里加急的驿马分别从北、东两个方向同时汇集到长安街,这种巧合不敢说千年一回,也得算百年一遇了。正在街面上巡逻的锦衣卫东城兵马司士卒见状,赶紧派人往兵马司跑。这也算工作经验丰富,不管报喜还是报忧,做为负责京城治安的部门都得做好应对准备,免得手忙脚乱。
实际上真有点手忙脚乱的并不是已经归属锦衣卫管辖的京城兵马司,而是负责接收各类公文的通政使司。
这个部门在明朝的存在感并不强,但它却是九卿之一,与六部尚书、大理寺卿、督察御史并列朝廷的核心部门。
为什么会有此殊荣呢?当然是因为职责所在。通政使司掌管着全国各地军政与皇帝的公文往来,还兼顾后世信访办的工作,是皇帝监管百官、了解国情的手段之一。
大明的官员和将领,达到一定级别或者担任某种职务之后都会额外多一种特权,向皇帝直接汇报。此种密报性质的公文肯定不能走寻常渠道呈送入宫,这时候通政司就有用了。
任何需要直接呈送皇帝的奏疏,可以直接送抵通政使司,先登记备案辨明真伪,再当面交给司礼监秉笔。双方做好印记,确保不曾私自拆封,最终由皇帝御览。
这么做的根本原因就是要保护上疏官员和皇帝之间的通信内容,避免被打击报复。只有让告密者自身更安全,使告密成为习惯,官员们人人自危,皇帝才好左右逢源、进退自如。
当然了,通政使司除了密奏之外也要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正常公文,并根据轻重缓急整理出来交给司礼监,准备呈送皇帝御览。这些公文每一份都必须备案存档,留着随时调取,工作量也是很大的。
但今天的工作量格外大,因为一黑一灰两匹驿马几乎头尾相连的冲进了通政使司衙门的院子。两名后背上均插着三面小旗的驿卒不等马站稳就跃了下来,手里举着代表身份的银腰牌,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进了前院正殿。
由于通政使司工作的特殊性,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能做主的官员。所以从最高长官通政使到二三把手左右通政必须轮流值班,一天也不能空闲。
“西域战区副总指挥黄太极捷报!西域战区副总指挥黄太极捷报!”
“波斯湾战区总指挥姐济捷报!波斯湾战区总指挥姐济捷报!”
两名驿卒人还没到声音先至,但腔调里除了急切之外没有任何喜悦。常年的工作压力已经让他们失去了常人的喜怒哀乐,只求把每一份经手的加急奏报平平安安准时准点送达。
按照规定核验完身份和封印,签署了接收文件,两名驿卒被工作人员领下去沐浴更衣吃饭休息,这是对他们按时完成工作的表彰。
但任务并没完成,接下来的工作就得由通政司接替了。今天值白班的正好是通政使熊文灿,听见尖利的铜哨声时他就知道是驿卒来了,心不由自主一抽抽。
眼下能以最高级别呈送进京的紧急公文只有前线战报,如果是捷报还则罢了,若是坏消息就有大麻烦了。目前本土兵力空虚,任何一个战区失利都会引发连锁反应。
“备马,整队,去午门!”
好在都是捷报,真是天佑大明!一分钟不敢耽误,赶紧往皇宫里送,顺便从皇帝口中探探风声,仗打赢了下一步又该如何?
“魏公公,怎么是您来了?”
但在午门外等了一炷香时间,来的却不是司礼监秉笔,而是皇帝的贴身侍从魏三。即便魏三比司礼监秉笔更受皇帝器重,却不太合规制。
“熊大人,曹掌印和诸位秉笔正在养心殿里公干,无暇顾及其它。我的腿脚快点,万岁爷才派了差事!”
魏三还是那副要死不活的德性,先简单叙述了原委,然后微微侧身把决定权交给了熊文灿。愿意进宫就来,非要坚持原则那就原地等,随便!
“……有劳魏公公!”熊文灿有心坚持原则,可手里捧着两份十万火急的战报,片刻也耽误不得。索性宽容一次,不与这个宫里宫外有名的浑人较真儿了。
“放你娘的狗臭屁!这是查出来了,谁敢保证剩下的全部没问题?少和朕说这些没用的废话,如果军械都管不住,那大明朝上下还有什么是能管住的?”
刚跟着魏三刚迈进养心殿院子,正殿里就传来了皇帝的咆哮。这时候熊文灿终于相信魏三的说辞了,在里面挨骂的恐怕就是司礼监众。如果刚才自己非要坚守原则不变通,那就得在午门外面干等着了。
“魏公公,陛下这是为了何事才龙颜大怒,我等是不是先不要打搅了?”
但光听见皇帝骂人没用,必须搞明白是为了什么事儿。如果是司礼监的事情,自己做为外臣就没必要掺合了,稍微等一会儿再进去不迟。
“熊大人,进不进去得您自己拿主意。不过老奴倒是愿意提一句,您此时进去,有这两份捷报傍身,应该能让陛下息怒,曹公公他们肯定会心存感激。”
魏三真不愧能和王承恩相提并论,对朝廷的事情一点也不打算掺合。只是出于好意才给出个人建议,提醒熊文灿别犯傻,不知不觉间就把司礼监众给得罪了。
“……呼,也罢,劳烦魏公公通报!”
如果换成别人,哪怕是王承恩,熊文灿都可以不买账,唯独司礼监的曹化淳和一众秉笔得卖个面子。没辙,通政司和司礼监属于对口单位,整天都要接触,想躲也躲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