宙斯小说网 >> 不明不清 >> 目录 >> 1490 和光同尘

1490 和光同尘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09日  作者:第十个名字  分类: 历史 | 两宋元明 | 第十个名字 | 不明不清 
现如今唯有隐忍、蛰伏、卧薪尝胆、等待时机。按照历史的轨迹,过上十几年、几十年,如日中天的大帝国就会迅速由盛转衰,体格越大衰弱的越快越彻底。等到它摇摇欲坠时,再上去踹两脚才是最划算的。

世界法庭带来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活动,大明帝国以世界法庭的名义在成员国内部规定了统一结算方式为黄金和白银。

不管你想怎么制造贵金属货币,必须把纯度标明并严格执行。谁要是敢在货币贵金属含量上做手脚,世界法庭必领旗下所有成员国群起而攻之。

有了这个强制性规定,受益最大的就是商人和百姓。在各种贸易活动中,成本和利润的计算难度从极高变成了比较低,稍微有点数学基础就能算清楚货物买卖的准确收益,促进了商品流通。

国王和掌握了铸币权的贵族则成了受害者,他们再也不能用降低货币贵金属含量的方式,轻而易举的从商人和百姓们手里大肆掠夺财富了。

同时还对商业税赋做出了指导性建议,将其划定在一个比较窄的范围之内。成员国政府和王室可以不接受建议,那样就会引来同等的报复。

假如没有蝎子拉屎独一份的产品撑腰,擅自把进出口税率提高或者降低到区间之外都是很不明智的举动。

当然了,为了保护比较弱小、生产力比较低下的成员国利益,每个国家都可以在规则允许范围之内对某几种商品执行特殊税率。但必须把名单提交给世界法庭核准之后才能执行,擅自改变依旧要受罚。

做为战胜国的皇帝和世界法庭的发起者,洪涛这段时间比较忙,不是忙于在谈判过程中挖坑埋人,那些工作由各部门的官员去做。

正好利用这个大好时机,让他们也轮番上阵锻炼锻炼。谈不好没关系,转天就翻脸不认人重新谈,什么时候谈满意什么时候算完。这是战胜国的福利,任何条约都能反悔,战败国没人权!

他忙的是耍嘴皮子,用后世的话讲叫外交活动。无论是不是战败国,人家千里迢迢来了,当主人的总不能一面都不见。有条件的就凑一批一起见面寒暄寒暄,不具备条件的也得抽出时间单独聊两句。

一直忙到6月底,随着《北京条约》签署完毕,大部分国家的使团开始陆续离京,洪涛终于可以不捂着冕服装模作样提升国际形象了。

其实他本来就不想在服装上花费太多精力,国际形象从来也不是靠衣服光鲜漂亮够档次决定的。实力足够强大,穿着背心裤衩出席国际会议也会被人尊重;反之,把新婚礼服穿过去照样没人用正眼瞧。

然而传统观念很顽固,满朝文武都认为大明皇帝应当穿得最豪华体面,才能展现出帝国风采。

这次连海户司出身的官员们都上疏陈情了,洪涛也犯不着在这种小问题上和几乎所有人作对。穿就穿吧,再难受也就几十天,忍忍就过去了。

结果证明有时候真理确实在大多数人手里。这套造价1万多枚帝国银币的冕服没浪费,除了让自己在会见各国使节时如鹤立鸡群般醒目,还给世界留下了一副肖像。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不明不清》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人人书库的全拼即可访问APP官网

这幅画的作者名叫安东尼.凡.戴克,西属佛兰德斯人,彼得.保罗.鲁本斯的学生,查理一世的宫廷画师。

这个人据说在欧洲挺有名,当笛卡尔听说他也在英格兰使团的名单上时都有点跃跃欲试想去当面见见了。可惜洪涛严重缺乏艺术细胞,一次单独见面的机会也没给。

那英格兰人为啥要带个画家不远万里的来谈判呢,因为查理一世为了在与议会的争斗中占据上风,铤而走险亲自来了。

他一出远门,不光带上了小半个宫廷,还把御用画师给捎上了,准备记录下光辉的瞬间,让所有臣民都记住他为了国家做出的巨大付出。

凡.戴克人是来了,可在路上就病倒了,好不容易熬到京城,病情不光没好转还更加恶化,很有一头死在异国他乡的架势。

礼部官员在对所有进京的代表团进行隔离检查时发现了这位奄奄一息的画家,谁是凡.戴克他们不清楚,但出于对皇帝和京城百姓的负责态度,赶紧找来道观的医师诊断,发现其患了疟疾,而且已经很多年了。

如果是别的病可能还要棘手些,但对于疟疾大明医师还是有特效药的,几针金鸡纳霜下去,凡.戴克就起死回生了。

为了感谢大明的救命之恩,这位画家提出要给大明皇帝做幅画。礼部官员也没多想,把这个要求转呈给司礼监,结果让王承恩给看见了。

他听皇帝讲过欧洲宫廷的样子,听说欧洲的画师能把人画得栩栩如生,于是就起了效仿之心,打算给万岁爷也画一副挂在刚刚竣工的皇极殿中。

但他拿不准欧洲画师的手艺成不成,在与三位大学生商议之后,由袁应泰当模特先让凡.戴克试了试。结果出乎意料的好,这才有了景阳皇帝的坐像。

为了彰显与众不同,洪涛这副画像要比任何一张人物肖像都大,为此凡.戴克足足画了2个月才完工。然后就辞去了宫廷御用画师一职,准备长期居住在京城,一边治病一边学习水墨画,想融会贯通让画技再上一层楼。

洪涛对这幅肖像画也挺满意的,只是真不知道凡.戴克是何许人也,如果对方是踢足球的,保不齐还能熟悉点。

但这幅画最终并没进入皇极殿,而是挂在了养心殿里,就在世界地图对面的墙上。彷佛是他的替身,时刻关注着亲手建立的大帝国,不分昼夜!

洪涛本人也挺喜欢这副画,除了自恋之外,还有时刻提醒自己年龄的作用。人如果寿命太长也是件麻烦事,经常会忘记年龄,做一些与之不符的事情。

比如踢球和游泳,以前每天早上他都起来和蹴鞠队一起训练,吃完中午饭如果有闲工夫还会组织孩子们去北校场踢球,或者去太液池里游泳。

但现如今他已经年近五旬了,放在这个年代就是标准的老人,再去和蹴鞠队踢球,小太监们在王承恩和魏三的注视下全都不敢下脚。几位大学士也常常劝谏不要剧烈活动,生怕哪天摔倒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为了和光同尘,不让自己显得太格格不入,洪涛只能暂停了踢球活动,改为用长距离游泳锻炼体能。其实他挺想把羽毛球做出来的,可惜找不到对手。根本不用试,谁敢和五十岁的皇帝打球用全力?太难为人了。


上一章  |  不明不清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