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一章刺儿头!
第八百七十一章刺儿头!
方子业与陈芳副教授道别后,中午饭都没有一起吃,因为陈芳还有其他的一些事情要交待。
他也还要去找他的学生们吃个‘散伙饭’,而且陈芳下个月就决定要去赣省任职,所以赣省那边也有不少的手续要走。
君子之交淡如水,吃饭喝酒这样繁缛的礼节没有必要抠得太过于细致了。
不过,方子业才从汉街开车出大路上时,胡青元的电话响了起来,方子业选择车载接通:“青元?怎么了?”
“师父,你还记得我昨天给你分享的那个短视频帖子么?”
“今天它莫名其妙地有点小爆了,抨击你的评论非常多……”胡青元说。
方子业听后大感意外:“啊哈?”
“你说的就是那个什么评论员硬碰瓷我的短视频么?这也能爆起来?为什么?对方投流了么?”
胡青元是短视频爱好者,所以经常会刷一些短视频,昨天胡青元恰好吃瓜到了方子业身上。
根据那个作者的说法就是,中南医院的方子业教授,几年前拿到了破格职称提升。
但近两年来,少有科研产出,所以那个做科研科普的评论员就对方子业做了背调。
然后还真的背调出来了些东西,他发现方子业现在竟然在做渐冻症这样的罕见病课题,一下子就‘怒了’!
“沽名钓誉、不把科研经费当钱,随意霍霍、沽名钓誉。”
“震惊,汉市大学某教授为了名声竟然做这种事……”
其实,这个人还是有些科研功底的,他查了一下全世界渐冻症患者的数量,觉得投入大量的经费去研究这样一个小病种的治疗方案,完全就是在浪费国家的钱。
固然这种疾病很难治,可一旦找到了解决办法,给作者带来的名气也是巨大的。
然后博主还扒了一些中南医院门诊患者的采访:
病人和家属的意思就是,方子业教授的号很难挂,也不做手术,心高气傲。很多手术明明做得最好,就是不收治。
让很多远道而来、慕名而来的人抓空回去。
这一下,方子业就又多了一个标签:“冷漠、无情,为了名声不顾一切,连最基本的医德都没有。”
二十一世纪,想要获得流量有哪几种捷径?
第一,喷城管。
第二,喷老师。
第三,喷医生。
如果从社会效益分析,这个博主的讲法是一点毛病没有,他也没有添油加醋,最多就是在给方子业贴标签的时候,贴得有点狠了。
“哦豁,终于404了!”胡青元说话间,忽然传来了一声喜悦的声音。
“404了的话,估计医院的宣传科那边已经发力了!”
“正好,也有很久很久没接受过采访了。”方子业随意地笑了笑,没把这件事当个正经的事情。
如果他这样的人,都要受一个短视频博主的锐评而更改科研方向的话,那么华国的‘医疗强国’提法就是‘瞎几把乱扯淡’的。
翌日,方子业果然是接到了本院区宣传科的电话,说有鄂省的记者过来采访,王院长已经决定了要应访,问方子业要不要过来一起。
方子业目前已经是医院外科学领域的一块标杆,自然是有什么露脸的好事都会想着方子业了。
医院层面,想要再提升自己的“层级”,靠的不仅仅是你做了多少手术,而是医院里存在多少最核心的竞争路径。
新病种治疗方案、高级的科研体系等。
方子业符合多种核心竞争途径,所以在中南医院的地位也是可以瞧见的。
方子业自然是答应了下来。
“方教授,好久不见,我们又见面了。”方子业到了宣传科后,才发现来的根本不只是鄂省的官媒。
多年前就给方子业做过专访的孟常祎记者也到了。
“孟记者好,谭记者好。王院长,肖主任……”方子业笑着和众人一一打招呼。
“方教授,我今天来,其实有一个目的是来吃瓜的,这段采访会被掐掉,不知道方教授对网上的那些评论怎么看?”孟常祎的语气随和,就像是在最普通的聊天。
方子业笑道:“用眼睛看。”
“那方教授就是不在意么?”谭记者也插了一句嘴。
谭记者是鄂省媒体的记者,孟常祎则是龙台媒体的记者。
“网上博主的发言我不在意,不过底下的一些评论我是有认真看了的。也不能说全然不在意。”方子业回说。
接着,方子业确定:“这段一定会被掐掉吧?”
孟常祎说:“肯定会被掐掉的,方教授您说。”
方子业紧了紧眉,笑着说:“有人要指导我的临床工作方向!一部分病人不乐意就要我改科研方向了,有这个时间,他都能写一份科研标书了,找我的茬子干嘛?”
“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可没有明文规定普通人不能投课题标书的。”
孟常祎和谭记者二人听到这话都笑了。
方子业,气质与他的年龄职称一样,年少有为,非常自信。
王兴欢院长这会儿也道:“孟记者,谭记者,其实我的意思也和方教授差不多。科研本来就是自由的,做科研的方向也应该尊重自由。”
“如果做科研都有八股制定的话,那么科研这两个字都不必再谈起了。”
“任何一个行业,都只有极少数极少数一撮人,敢于对绝对的未知和无能去发起挑战。”
“比如说方教授在研的渐冻症病种,全世界有多少团队都在它的面前折戟沉沙?”
“大部分人能看到的就是目前科研臻待突破,没有看到的就是数百甚至数千人夜以继日、费心费力的付出而又没有收获。”
“罕见病的患者固然少,但它也绝对是我们医学的重要组成之一。”
“我们华国的老百姓,也会犯上罕见病,这些罕见病依旧无药可治,他们也在受苦,也会死的。”
孟常祎一听王兴欢的发言,就知道王兴欢是会说话的老阴阳人了:“所以,王院长您的意思是,网络上的传言太过于轻佻了。”
王兴欢自然地说:“能不能再掐一段?”
“也可以!”孟常祎点了点头。
“这件事的性质说严重点,他只把自己遇到的病人当人看,并没有把自己看不见的患者群体当个人!”
“自以为很有同理心,实则杀人不用刀了。”
孟常祎的脸皮一抽,不愧是老院长了,这扯大旗的功夫真的是炉火纯青,而且你还不能找到毛病。
王兴欢的逻辑是非常严谨的。
难道患了罕见病的人就不是人,被逐出国籍了么?
谁敢说这样的话?
谭记者这会儿拿着手机,问:“王院长,我觉得这个作者的一个评论很有意思。”
“他说,我觉得医生的本职工作就是治病救人,而且应该更多的为病人考虑,否则就是沽名钓誉,配不上一个医生的医德。”
“作为一个人,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他人,在道德准绳内束缚自己的欲望,在道德准绳内,尊重他人的自由,否则就不配为人!”
王兴欢毫不犹豫道:“那我和方教授去改行治感冒好了啊。”
“全世界范围内,患者群体最多的是什么人?普通感冒、流行感冒患者。”
“可能有人一辈子没做过手术,但没有任何一个人没有感冒过,而且不止发生一次。”
“谭记者,你认同我的说法么?”王兴欢笑得自然。
谭记者想了下,才说:“我上个月就感冒了两次,一次是甲流,一次是支原体。”
“对,相比起感冒而言,所有的病都是相对罕见病了。这就是我对他的评论的看法。”王兴欢道。
当然,王兴欢也不止是在吐槽:“目前,国家对于医疗相关的政策就是分级诊疗制度,要讲究不同医疗平台与服务病种的适配性。”
“华国最多的医疗单位是什么呢?肯定是药店,而后是诊所,再是卫生院……”
“二甲医院和卫生院的定位不同,三甲医院和三甲医院之间的定位也必然是不同的。”
“反正方教授做的事情,是红头文书的指示,符合国家政策,也是国家鼓励的事情。”王兴欢不经意之间,又扣下了一顶大帽子。
谭记者和孟常祎二人听到这话,瞬间表情错愕。
如果王兴欢不说这种话,那些账号可能还有恢复的可能性,但王兴欢这么说了,其中百分之九十的账号都会被回收了。
“王院长,我们这样的普通人,不是很明白这种罕见病研发的具体意义,您可以站在专业的角度给我们分析科普一下么?”孟常祎问的问题非常有质量。
“嗯,最根本一点。让罕见病患者有病可医。”
“有药可买、有病能看,这就是我们华国目前医疗体系最核心的哲学问题。”
“目前,罕见病中,仅有百分之五的罕见病有药可医!”王兴欢用数据统计来说话。
孟常祎点头:“只有百分之五,那的确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据了。也非常现实。”
王兴欢道:“对,其实有很多罕见病的患者都困郁于目前的病种,只能通过单纯的止痛、简单的对症治疗去勉强养着。”
“毕竟目前的医保政策好,常见、稍微罕见的病种治疗技术都在不断下沉,比如说结石、骨折这样的手术,县医院就可以常规做了。”
“可有一些病,它们是固然存在的,并不是说,你不去研究它,不去诊断它,这些病就不存在了。罹患这些疾病的患者就能有很好的体感。”
“方教授以前在研的‘脊髓损伤’瘫痪、目前在研的‘渐冻症’,都是这种比较特殊的罕见病。”
“有药可医只是做这类研究的一部分理由,还有就是,如果可以治疗这种疾病,会极大地提升我们国家医疗体系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但不限于出口医疗器械带来的经济收益。”
王兴欢说得相对比较具体,并不是泛泛而谈地夸大其词。
“方教授,您还有什么要补充的么?”孟常祎看向方子业。
方子业点头:“我只想补充一句,那就是我想做这种课题。也没有浪费国家下拨的科研经费,每一笔经费都实实在在地用在了课题上。”
“而且这个课题也不只是我可以想做,其他人也可以来想做。”
方子业的话总结下来就是,孙子不愿意,老子愿意。
这话就有那么一点刺儿头,具有攻击性的意思了。
可方子业也不在意,他又没招谁惹谁,随便跳出来一个人就对他的科研方向指手画脚的,方子业能惯着对方才怪了。
后续的采访孟常祎和谭记者等人又问了一些具体而微的问题。
“方教授,那这个病种的研发,目前大概到了哪一步了呢?”孟常祎问。
“算是有眉目和方向,也有了理论指导,需要进一步去印证了吧。”方子业回。
“但具体的科研进度以及科研思路,目前我不能说出来,到时候看论文吧。”
“方教授您具体预计,这种病大概什么时候可以进临床中开展治疗呢?”孟常祎又问。
“如果进展顺利的话,31/32年就可以开展临床试验,如果进展不顺利的话,估计得到34/35年了。”方子业给了两个时间节点。
“我听人说,方教授目前承担的科研课题数量不少,可以具体透露一下大概有多少么?”孟常祎问。
方子业摇头:“那不成,我承担的科研课题就是标准化的两个,其他都是参与人。”
“孟记者,我们都是遵纪守法的人,你虽然是记者,可也不能以讹传讹啊!”
“目前,国家规定,主持的科研课题数量最多只能是两个的。”方子业似笑非笑地看向了孟常祎,可没有脑子一热的把实话说出来。
有些破格的东西,可以存在,有上面给你背书,不会来找你麻烦。但你不能将其公之于众,让其他人产生红眼病。
不然的话,这就是在自找麻烦。
其实吧,现在的方子业也是一个‘关系户’,不同的是方子业的‘关系’来自于职能部门,所以方子业的‘资源’超人一等。
既然是‘关系户’,那就老老实实地做好自己好了,千万别嘚瑟。
这是每个‘关系户’都有的自知之明。
被打死的、不信邪的刺儿头,自古以来就是数不胜数的。
采访结束,这个采访不算特别正式,可也不算特别不正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