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如何说?”
茉莉儿在皇宫外等的焦急,瞧见李子冀走出来立刻便迎了上去询问道。
六宫内部互有牵制,民怨尚不足以化成真正的刀刃,那么在如何处理宋登南的这件事情里,妖皇的态度就成了至关重要的参考。
李子冀摇了摇头,靠坐在车前边缘,轻声道:“去青藤门。”
他没有明言妖皇的态度,茉莉儿却已经听懂了,连日来萦绕在眉宇间的紧张神色总算是淡去了不少,迈步坐在了车前的另一处,拍了拍赤火妖马的屁股。
坐在车厢外面和坐在车厢里面有一个本质的区别,那就是坐在外面更容易被人看见。
赤妖一族的赤火马车本就已经足够的吸引眼球了,何况李子冀还就坐在马车外面,而且看行驶的方向,分明是朝着青藤门去的,长京城注意到这一幕的妖国百姓,想不去看都不行。
人群低声议论,然后渐渐有着形成人潮的趋势。
这一幕当然算不上什么好事,李子冀其实也不希望弄出如此大的动静,可他也很清楚,这不是他不想就能够办得到的事情,只要他出现在青藤门外,这一幕就注定会成为常态。
所以虽然注意到了四周的变化,李子冀却也没有过多在意,他一直在思考着妖国国师与妖皇二人对他说出的那句话。
这是在暗示什么?
亦或者是在警告什么?
马车距离青藤门越来越近,其实哪怕是忽略掉沿途跟随而来的这些妖国百姓,青藤门四周的人也同样不在少数。
这里毕竟是长京城的四大销金窟之一,每日都吸引着无数人进出。
如今成为了十二玄关镇守之地,虽然在未曾解除禁制之前不会营业,但人人也都很想看看十二玄关,也都很想看看这冷清之后的青藤门是如何模样。
所以出入这四周的人,反倒没有太明显减少的迹象。
最起码,和冷清这两个字是绝对沾不上半点关系的。
当李子冀靠近这里的时候,马车行驶的道路上,已经站满了人,每个人的目光都在紧紧盯着这辆马车,盯着坐在马车上的人。
这些目光很复杂,因为就连他们也并不清楚自己的内心就是如何期望。
是期望着十二玄关的事情得不到解决?
那样一来就可以镇杀宋登南,并趁着圣朝虚弱之时重启战争。
期望十二玄关的事情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那样一来两方之间的冲突就将再次化干戈为玉帛,在如今这样敏感的时刻,只要妖国不打算做出和北海一样的事情来,那么避免这可能会发生的冲突才是上上之选。
这样的复杂心思就像是天平上上下摇曳的圆盘,始终无法确定要将自己手中的最后一块砝码放到哪一侧。
而且,他们还记得上次在六角楼发生的事情,李子冀真正在妖国建立威望,也正是从那一次的六角楼开始。
堵在青藤门前本打算拦住马车的人最终还是让出了一条道路。
“不如先看看这李子冀打的什么算盘。”
这是许多妖族百姓嘴里低声嘟囔着的话,看看这位圣朝县侯要如何解决这件事情。
混迹在人群之中的不乏也有妖国权贵,和澎湃的寻常百姓比较起来,这些人的目的要更清晰,想的要更深远。
不过,他们也的确没有将李子冀拦在青藤门外的打算。
放李子冀进去,也许更能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马车停下。
停在了青藤门外。
和四周的热闹沸腾比较起来,这偌大的青藤门里,到处都显得空旷安静,李子冀在这时候也终于是从思考之中回过神来,然后抬头望向了那坐在木阁之前的一位老者身上。
他知道,这位老者应该就是镇守十二玄关第一玄关的人,也就是左灵官一族的掌印长老。
那老者也在看着他。
茉莉儿下车对着那老者远远行了一礼,然后小声提醒着李子冀:“这就是左灵官的掌印长老,左玄冥。”
十二玄关真正的布置都在妖古莲池之中,李子冀站在外面看去却也能隐隐感受到其散发出来的强大威能,这第一层是威力最弱的一层,每往后一关,威能都会提升一倍。
当然,这样的提升仅仅只是与十二玄关这等玄妙的法阵有关,与镇守者的关系也有,但是不算太大。
就比如眼前的掌印长老,放眼妖国也是处于绝对的最强者一批,其完全有资格坐镇十玄关之后。
“圣朝李子冀,见过左长老。”
四周的人潮杂音阵阵,恍若无数蚊蝇声声不绝,李子冀对此置若罔闻,他迈步上前,走到了木阁近处,对着盘坐在那里的掌印长老微微躬身。
“李县侯多礼。”
左玄冥的目光在他的脸上凝视了许久时间,然后方才开口。
李子冀开口道:“我来这里,是想借路进入妖古莲池,解决宋帅的事情。”
这是很正常的交谈,聚集在这里的妖国之人议论的声音纷纷压低,直至毫无声息,全都竖起耳朵听着李子冀和左玄冥之间的对话。
要进入妖古莲池就要走青藤门,要走青藤门就要请左玄冥开门。
左长老会答应吗?
许多妖国百姓心中都是生出如此念头,有一种希望答应又不希望答应的矛盾感。
左玄冥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他只是看着李子冀,然后开口问道:“我有个问题想要知道。”
李子冀静静听着。
左玄冥道:“我很想知道,这件事你打算怎么解决。”
他的目光仿佛能看透许多,这或许是左灵官一族得天独厚的天赋。
掌印长老对于镇压宋帅的事情应该是持有反对态度的,也就是说他是愿意让李子冀带宋登南出来的,否则茉莉儿也不会让李子冀帮左元解开心魔。
毕竟若是左玄冥强硬反对,那也不会因为左元就轻易动摇态度。
李子冀说道:“这还要等见了宋帅之后才知道。”
如今要谈论如何解决还为时尚早,总得先见过宋登南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