宙斯小说网 >> 剑走偏锋的大明 >> 目录 >> 第九百三十七章

第九百三十七章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1日  作者:郁雨竹  分类: 言情 | 历史 | 两宋元明 | 郁雨竹 | 剑走偏锋的大明 
等潘筠一脸兴奋的从工部出来时,宗亲们已经找皇帝哭三天了。

汪皇后找过老王妃们后,也只是减了两个人,其余人照常入宫。

朱祁钰烦不胜烦。

要不是钦天监的人说国师在工部做一神器,钦天监和兵部武器坊的人都去了,他早找国师拿主意了。

但再哭下去,他也受不了了。

于谦等内阁大臣则觉得,都是装的,他们想哭就哭。

陈循甚至道:“陛下若见不得他们哭,今日臣便可与他对哭!”

想要户部出钱修建淮安海港,门缝都没有!

陈循已经官复原职,又是户部尚书了。

他自己哭不够,他还一把拉住于谦和曹鼐,道:“臣请两位助力,我们一起哭!”

刚退到偏殿休息的宗室似乎听到了陈循的喊声,一声大哭起,声音隐隐约约传来:“太祖啊您睁开眼睛看看吧,这天下哪里还姓朱啊”

“太宗啊,您当年因为削藩受了多大的委屈,如今他不削藩,但他直接不给我们饭吃啊”

朱祁钰:“……”

他忍不住拍桌子:“这还是处理国政的地方吗?都快成菜市场了!”

潘筠兴冲冲地拿了一卷线和一个灯泡过来,听见偏殿传来的哭声,脚步一转,就把东西往袖子里一塞,啪的一声推开偏殿的门。

成敬正领着内侍们给王爷们倒茶添水,看到潘筠身披霞光出现在门口,眼泪都快出来了,当即激动的嚎了一声:“国师——”

潘筠瞥了他一眼,抬脚走进去,扫了眼眼眶通红的王爷们,问道:“这是哭什么呢?”

王爷们对她怒目而视,不愉。

谁都知道,本来皇帝压着浙江修建港口的折子不发,就是没确定最后一个港口到底是放在淮安府还是宁波府,结果,潘筠前脚进宫,后脚皇帝就给浙江发了圣旨,要说这不关潘筠的事,谁都不信。

王爷们不吭声,陈循却已经急匆匆从正殿出来,奔进偏殿,当着他们的面就向潘筠告状:“国师,宗室王爷们想在龙兴之地附近大兴海港,但国库空虚,所以陛下没答应。”

“哼,国库是没钱,还是挪作他用了?这个天下是姓朱,不是姓陈,姓潘,凤阳老家还住着很多乡亲呢,那里日子苦,给他们建个港口,谋个营生怎么了?”

潘筠道:“太祖有令,宗室子弟无诏不得离开封地,凤阳和南京的确有很多宗室子弟,但没有命令,他们根本去不了淮安府,在淮安建海港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怎么没有关系?淮安海港若兴盛,他们也可以做些生意,自己去不了,自有家中的管事去办。”

潘筠冷笑一声道:“太祖有令,宗室子弟不得经商。”

宗室王爷们噎了一下,忍不住小声嘀咕:“我们也没经商,是家中管事在经商。”

“管事经营所得不是你们所有吗?”潘筠冷哼:“周王一脉,天子近亲,有医术,擅制药丸,他都没敢经营药材生意,名下药铺多以公益为主,你们倒是胆大,直接就盯上了海贸。”

宗室王爷们不吭声。

潘筠转身就去了正殿,抛下话道:“请几位王爷过来议事吧。”

潘筠对皇帝抱拳行礼,道:“陛下,贫道这段时日游走各城,开封、南京和凤阳都去过了,这三地宗室子弟不少,其中,最早一批庶支已经传至奉国中尉,每月只能从衙门里领些俸禄,但您也知道,国库空虚,地方财政也有些困难,而宗室子弟子子孙孙生得太多,开封每个月给宗室子弟的俸银全部是宝钞,禄米减半,日子很不好过。”

陈循心中一紧,连忙道:“他们还有地呢,所分封地早已转为永业田,最少者也有二十亩,加上他们不用缴纳赋税和劳役,日子富足的。”

潘筠道:“这些宗室子弟从小就被养坏了,手无缚鸡之力,有几人能安下心来种地的?所得田地多半已经变卖,家中贫困不已,生的孩子从小就缺衣少食,也就能去学堂中混得一餐饱饭。”

老朱一定想不到,他给宗室子弟开的学堂,可以免费入学,为了让他们能有更多的时间读书,也能安心学习,所以让学堂包一顿午饭,成了最底层宗室子弟惟一饱饭的机会。

但宗室学堂也只容许他们读书到十八岁,十八岁以后,全部放出去。

所以他们只能蹭饭蹭到十八岁。

陈循口水急咽,连忙看向于谦和曹鼐,你们倒是帮我说话呀。

那宗室子弟那么多,难道真的要提高待遇?

把他杀了填国库吧!

而奔进来的老王爷们一脸兴奋,连忙附和道:“是啊,是啊,陛下,宗室子弟日子难过啊,一些早分出去的,已经成了旁支,爵禄减少,现在一年买棉衣的钱都没有了。”

朱祁钰看向潘筠:“国师的意思是?”

“淮安海港建起来不过是肥几个有权有势有钱的宗室王爷罢了,有什么用处?”潘筠道:“最底层的宗室子弟有几万人,利他们,才是利。”

宗室王爷们笑脸一僵。

于谦抬头看向潘筠,眉头微蹙,出声打断她:“国师,此事还当从长计议。”

从长计议的结果就是避开宗室,他们去书房里悄悄商议。

潘筠对于谦道:“于大人,贫道知道你的顾虑,贫道也认同你的顾虑,当初太祖高皇帝设立此法,也正是顾虑你的顾虑,但,今时不同往日。”

潘筠道:“太祖高皇帝不会想到,宗室子弟那么能生,他也不会想到,把他们养起来,他们真的就被养成了只会吃喝的猪。”

一旁的朱祁钰脸微红。

潘筠意味深长的道:“宗室子弟,他们也是人,也是我大明的百姓,人数足够多了,于大人不应该再区别待之。”

于谦目光微闪,当即转身和朱祁钰道:“国师说的有理,已经没有爵位的宗室子弟,的确与普通百姓无异,不该再区别待之。”

曹鼐若有所思道:“宗室子弟人数渐多,全部依托于地方财政,地方财政也很困难,的确应该让宗室子弟有更多谋生的途径,如此,当地百姓的日子也能好过一些。”


上一章  |  剑走偏锋的大明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