宙斯小说网 >> 剑走偏锋的大明 >> 目录 >> 第九百七十八章

第九百七十八章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19日  作者:郁雨竹  分类: 言情 | 历史 | 两宋元明 | 郁雨竹 | 剑走偏锋的大明 
临时买的马就是不够好,是一匹驽马,潘筠打了半天屁股才动弹一下,这本来是拉车用的,耐力足够,但速度不行。

好在前面的人坐的是马车,速度也不快。

潘筠摸着新伙伴的脖子哄了半天,又给了它一块糖吃,驽马才在潘小黑噗嗤噗嗤的嘲笑声中抬起贵脚往前走。

哒哒哒,

哒哒哒。

车里的贵公子撩开帘子朝后看了一眼,见那马走的毫无章法,马上的小姑娘几次要从马上摔下来,就放下帘子没往心里去。

另一边帘子也被人撩开,有个中年男子也探头往后看了一眼,放下帘子后道:“无事,应当是同路,也不知道是哪家的孩子,出门没准备好马也就算了,换头驴也好啊,骑一匹驽马出门,也不怕摔了。”

话音才落,后面就传来扑通一声,马车咕噜噜的声音也掩盖不住。

马车继续向前,为了全后面小姑娘的面子,没人回头看一眼。

潘筠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灰,默默地和马大眼瞪小眼。

和马比起来,她是小眼。

潘筠呼出一口气,认命地掏出一颗糖,放到它嘴边又缩回来,瞪着它道:“最后一颗了,你再不听话,我也不介意吃马肉。”

马从鼻子里喷气,傲娇的偏过头,不理她。

“骂我蠢?”潘筠眼睛微眯:“你这马虽腿脚不行,脑子却可以嘛,你不信我会杀了你?”

威压压下,马腿微弯,马蹄不安的动了动,两只大大的眼睛不安地看向潘筠。

潘筠冲它微笑:“不错,贫道听得懂你说什么。”

一人一马对视片刻,潘小黑从马背上跳下,蹲在潘筠的肩头,催促道:“好了没有,前面马车都快没影了。”

听见猫口吐人言,驽马一惊,竟然从威压中解脱,前蹄一蹬,原地跳了两下。

潘筠一把扯住缰绳,又瞪了它一眼,驽马立刻乖巧的低头,膝盖微弯,算是臣服。

潘筠这才满意。

打一棒子给一甜枣,她把手心里的糖给它吃,这才抱着潘小黑上马。

接下来的路程就很顺利了。

他们不远不近的跟着马车,一路向西,又转而向北,到快日落时马车进了一个很大的村落。

潘筠在村外就勒住了马,就近找了个小山丘飞上去,居高临下一观。

便见不远处白墙灰瓦,一片起伏不定的连栋房屋,是一个很大的村落,约有三四百户的样子。

这么大的村子甚是难得,因为光里正便要有三四个,要是围上围墙,就像一座小城了。

而分布在这大村之外,肉眼可见的五里之内,还零星有好几个聚集点,每个点大概就几户人家,有茅草屋,也有灰瓦白墙。

就在潘筠站的这座山丘之下便有三户人家,彼此相距不过十余步。

此时,正是黄昏用晚食的时候,炊烟袅袅,米饭的清香气随着烟气飘散开来,潘筠的肚子咕噜噜一阵叫。

她不由捂住肚子。

潘小黑也觉得有点饿了,催促她道:“这村子这么大,随便找个口子进去,他们还能发现我们吗?”

潘筠觉得有理,问道:“你说去哪家好?”

“谁家的饭闻着最香就去哪家。”

潘筠:“我觉得山脚下的这三家就不错。”

潘小黑:“……他们看起来有点穷。”

“穷怎么了,有米饭就行,我有肉!”说着,潘筠就从灵境里拎出一条猪肉和两条猪肋骨,还有一包点心。

潘小黑:“……这不是早上你去找曹吉祥的时候给他买的吗?”

潘筠:“当时光记得说话,忘记给他了。”

潘筠是个很讲礼貌,很在意上门礼节的人,她去打听关税收入,怎好空手上门?

只可惜,说话太认真,忘送礼了。

潘筠一手拎着东西,一手牵着马往山的另一边下,道:“但也没浪费,它最后还是上门礼。”

到了山脚下,站在树下,潘筠看着分散在三个角落的三家。

三家都是黄泥墙,茅草屋顶,却都有三间大房,两侧都垒了侧房,也都是茅草屋顶,只是门要小很多。

院子用篱笆围起来,大约有个三分地,很大,也够开阔。

潘筠觉得还不错。

三家都冒出白米饭的清香气,她想了想,干脆捡起三块石头,闭眼默念两声:“福生无量天尊,利我者大吉!”

石头抛下,潘筠看了一眼,果断拉着驽马去敲正中间那家的院子。

天色昏暗,整个家没有点灯,只有厨房有声音。

潘筠敲了一会儿院门,厨房里才跑出来一个八九岁的男孩。

他看了潘筠一眼,扭头就冲厨房大喊:“姐,有客人来了?”

“谁来了?”

“我不认识!姐你快出来,她长得好好看!”

一个十二岁左右的小姑娘擦着脸上的汗跑出来,看见潘筠一顿,客气的问道:“小娘子找谁?”

潘筠道:“我来投亲,但走错了路,见天色已晚,所以想借住一晚,不知府上可方便一二?”

小姑娘一边擦着手一边过来打开院门,趁机打量了一下潘筠,见她面善,气质可亲,便放下三分戒备,她探头往路上看了一眼,空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便问道:“就你一人吗?”

潘筠点头:“对,就我一人。”

小姑娘踌蹰了一下,还是侧身让她进院子:“你胆子好大,虽说我们这里没有山匪,但你一个小娘子一人出门,也太危险了。”

小男孩已经冲上来帮忙拉马,等把马拴好,他才看到潘筠手里提着的肉和点心,眼睛一下直了。

潘筠笑着把手上的肉和点心递给他,笑道:“天热放不住,这就算借住的房费如何?”

男孩伸手就要接过,被姐姐一把打在手上。

小姑娘推辞道:“不用,不用,现在夜里已经凉了,放在室外,过一晚上没事的。”

“我明日再买就是,肉还是现做着好吃,留到明日,不说会坏,还有可能被老鼠和野猫叼去。”

小姑娘推辞不过,只能接过肉,但点心却说什么都不愿意留下。

潘筠也不强给,只是等她把肉拿进厨房时,她打开纸,拿了一块点心给小男孩。

小男孩高兴地接过,一口就咬掉了一半。

潘筠笑道:“我叫潘筠,你叫什么?”

小男孩压根不知道“潘筠”两个字怎么写,甚至都听不太明白,只答道:“我叫春望。”

潘筠笑着点点头:“你姐姐呢?”

“我叫春莲。”小姑娘站在厨房门口,瞪了一眼弟弟后道:“去抱一捆稻草出来给潘姐姐的马喂上。”

春望立即把剩下半块点心塞嘴里,呜呜应了两声,跑去对面一个房间里抱稻草。

春莲从屋里拿出一张凳子请潘筠坐下,道:“潘姐姐见谅,天还没黑,所以我家没点灯。”

潘筠表示没关系,她还看得见。

见春莲舀水在院子里洗肉,切肉,等春望抱了稻草给马后,她还让他去菜园里再摘一篮子菜回来。

潘筠便卷起袖子道:“我帮你。”

春莲并没有推辞。

俩人一起切肉,剁排骨,摘菜、洗菜。

春莲见潘筠手脚麻利,很熟练的样子,悄悄松了一口气。

潘筠听见了,抬头笑看了她一眼:“怎么,觉得我不会?”

春莲:“我还以为潘姐姐是千金大小姐呢。”

毕竟骑着一匹马。

就跟在26世纪有一辆属于自己的独立飞舟一样。

潘筠笑道:“租的,这是驽马,所以不贵。”

春莲问:“潘姐姐的亲戚在哪个村啊?”

潘筠想了一下泉州附近的村落,道:“八里铺。”

“啊,那是走岔了,离我们这里可远了,走路得走一天,骑马,应该会快很多。”

潘筠笑问:“你去过?”

春莲摇头:“我没去过,我姨婆嫁在那里,我奶奶带着弟弟去吃过喜酒。”

潘筠:“你家里人呢?”

春莲冲外面抬了抬下巴,示意道:“都还在地里呢。”

潘筠扭头朝外看去,此时能见度已经不足五米,天就要黑透了。

她抬头看向天空,月亮已经出来,但今晚云层有些厚,月光透过云层落在地面上,光线几乎不见。

她感受了一下风,或许后半夜会好很多,到时候云层退去,二十的月亮也能照得地面一片澄白。

潘筠收回目光:“这么晚了,是在收稻子吗?”

春莲嗯了一声后道:“六月大风之后,我们家又补种了几块田,现在能收了。”

潘筠挑眉:“六月还能补种?”

“家里当时也觉得不成,但我爷爷说,不试过怎么知道?谁知道竟然就成了,不仅成,这一茬晚稻的收成半个月前收的还要好。”

潘筠惊喜不已:“你爷爷敢想敢试,不错!”

春莲听见她夸,也高兴起来,道:“我爷爷说,此事最应该感谢钦天监和国师。”

“哦?”

“钦天监五月就说今年会有大风,国师派人广而告之,我爷爷想到去年的大风,就提前留了一小块地育苗,一直不动它。”

“大风的时候,田里的稻子大多倒伏,但那块稻苗因为足够厚,倒没影响,我们把田里倒伏翻根,活不了的稻子拔了,插上稻苗,没想到它真的站住了,不仅如此,它还长得特别快。”

春莲比划了一下,道:“插下去的时候这么长,半个月就抽穗,然后灌浆,我奶奶都说是老天爷保佑。”

潘筠喃喃:“这是肥够足,加上阳光充足,所以生长速度便快了。”

“我爷爷也这么说,还说我们的苗育得够长,这是第一次育苗这么长后才插下去的。”

潘筠问:“村里这么种的人多吗?”

“不多,当初我爷爷种的时候,只有五家跟着这么种,不过我想,今年我家种成了,明年这么种的人家应该会很多。”

春莲道:“只要以后钦天监都给我们报天气,我们就提前准备着。”

潘筠笑问:“那要是钦天监报错了呢?”

她道:“天象瞬息万变,就算是神仙都难算准,何况是钦天监呢?”

“算错了就算错了,一块苗田,也就一两斤的谷种,我们每年留种的时候多留一些就是了,也不费什么的。”

潘筠微微颔首,顺口问道:“遇到了天灾,要是不算晚稻,今年的收成怎么样?”

“还行吧,”春莲道:“朝廷免了一半的田税和一半的丁税,我们家日子还不错,这不,自新粮下来,我们家就连着吃白米饭,这已经是第六天了。”

春望凑过来盯着肉看,补充道:“就像过年一样。”

春莲把切好的肉端起来,另一只手戳了一下他脑门,“一边去,成天想着过年。”

“过年有什么不好?过年有肉吃。”

姐弟俩进厨房,一人烧火,一人炒菜。

俩人之前就是在做饭和做菜,灶台上已经放了两个菜,一个是炒白菜,一个是冬瓜炖豆腐。

潘筠拿了肉来,春莲就又切了一大块冬瓜和排骨炖上,再用青菜炒肉,两个菜瞬间变成了四个菜。

春莲想了想,将小锅里的米饭都盛到大盆里,重新又淘了两碗米蒸起来。

今晚有这么好的菜,他们肯定会多吃饭,得多蒸一些才好,且有客人在呢……

春莲一回头见潘筠站在门边看,就不好意思道:“我不会做很多菜,只会煮和炒。”

而且,只会放油和盐。

潘筠笑道:“这就已经很好了。”

看上去比她强。

春望一脸骄傲的补充道:“我姐姐会织布!等到冬天,她就去顾家织坊里做织娘,比厨子赚的还多!”

“姐,你不会做饭不要紧,我会做,以后你赚钱买肉,我就给你做饭吃。”

“去去去,爷爷说了,明年开春送你去学堂,你少琢磨厨房里的事。”

姐弟俩正说的热闹,门外传来响声,一个浑厚又爽朗的声音响起:“春莲,有客人来,快多蒸两碗米饭,春望呢,快去把房梁上挂的腊肉叉下来……咦,院子里这马是谁的?”

潘筠从厨房里探出头去看,一眼就看到跟在老人身后进来的薛韶主仆。

潘筠立时站直,走出厨房。

目光在薛韶身上一扫,她抬手冲老人家行礼:“老丈,在下潘筠,投亲路过,想借住一晚。”


上一章  |  剑走偏锋的大明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