宙斯小说网 >> 剑走偏锋的大明 >> 目录 >> 第九百八十七章

第九百八十七章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6日  作者:郁雨竹  分类: 言情 | 历史 | 两宋元明 | 郁雨竹 | 剑走偏锋的大明 
黄荃将酒一饮而尽,哈哈一笑道:“是在下之失,忘了外地人不知此事。”

黄荃叹息一声道:“可惜冯家的要求太高了,不然我们潮州城还是有很多男子愿意入赘的。”

戴富不安地扯了扯黄荃的袖子。

黄荃推开戴富的手:“扯我作甚,我也没说错,冯家若不是要求能文能武,只潮州本地人就挤破了脑袋。可能文能武之人,家境能差到哪儿去?有志气之人谁会去入赘?”

戴富尴尬且抱歉的看薛韶一眼,小声提醒黄荃:“表哥,诗会开始了。”

诗会的确开始了,飘香楼的东家捧着一个箱子上来。

他会从中抓取选题,抓到什么,大家便以选题作诗,选最优者胜出,叫诗状元。

诗状元可获奖金六十六两白银,还有飘香楼一年的单人套餐,早中晚都可以来吃,奖励丰厚哦。

潘筠听八卦之余抬头看了一眼,正要低下头,余光瞥见飘香楼东家的手伸进箱子时的一个动作,不由挑眉,低到一半的眼眸立即抬起,亮晶晶的盯着台上的人看。

飘香楼的东家浑然不觉,拿出一张纸展开,大声道:“选题出来了,海!这一次,我们的诗以大海为题。”

“大海啊,若论题海者,还是曹操最佳。”

“我却觉得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最佳。”

“苏轼的《登州海市》更具理,观海见天地法则,格物致知。”

潘筠听了一会儿大家的议论,扭头问薛韶:“你能夺冠吗?”

薛韶很谦虚:“试一试,即便不成,我的字也写得好,挂上去,或许会有人来与我买字。”

黄荃听了惊讶:“薛兄竟贫困至此,还要卖字为生?”

薛韶微微颔首:“薛某现在的确囊中羞涩。”

黄荃立刻一脸理解,难怪想要当赘婿,不过……

他扫了一眼桌上的菜和酒,心中一突,囊中羞涩,这酒菜钱……

薛韶几乎在他垂眸时便知他的忧虑,连忙拎起酒壶道:“薛某要多谢黄兄指路,要不是黄兄,我不知要走多少弯路呢,这一杯酒敬你。”

黄荃安下心来,哈哈笑道:“客气,客气,薛兄你放心,我明天一定带你去冯家别院报名。”

潘筠目光好奇的在酒楼内一转,将摇头晃脑,掐手指皱眉的众人看了又看,很快就锁定了三个虽然也摇头晃脑却很胸有成竹的人。

她立刻捅了捅薛韶,催促道:“快快快,一炷香的时间,已经开始有人上去写了,你也快去写一首。”

潘筠幸灾乐祸道:“你要是夺了魁首,那才是好玩。”

薛韶偏头看她:“好玩?”

潘筠重重点头:“好玩,非常好玩。”

她推着他起身,催促道:“快去,快去,你要是夺了魁首,一观便知,你要是夺不得,我再告诉你。”

薛韶就起身,还邀请黄荃和戴富一起。

黄荃摇手:“我本就不擅诗词,何况这酒楼里还有这么多才子佳人,我更不敢班门弄斧了,薛兄请吧。”

不错,诗会,除了男子可以写诗参选,女子也可以。

薛韶起身往台前摆放的长桌而去。

台前摆了三张长桌,长桌上摆了九套笔墨,谁若是作出诗句来了,当即可以上前写。

写完后签上名字交给一旁的书童,待一炷香结束,书童就按照收上来的诗句顺序一首一首的念,最后是二楼上的评委和这楼里的客人们共同评选出魁首。

这样的机制选出来的诗很能服众,据黄荃所言,至少目前为止,被选出来的魁首,哪怕诗句赏析意见不一样,但对其能力和诗会的公平性,大家是没意见的。

潘筠也认同诗会上选出来的诗是好的,但是否代表了魁首的能力就不一样了。

毕竟,若魁首比别人提前知道选题,提前斟酌了几首诗备选呢?

别人或许只有一炷香的时间,但他却有可能有一天、三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准备。

潘筠兴味地盯着飘香楼东家和二楼的评委们看。

薛韶走得缓慢,待他走到桌前时,他已有了,当即提笔就写。

他见过大海,出过海,甚至打过海仗,在大海上曾生死一线过,他对大海的了解并不比这些土生土长的潮州人少。

他笔走龙蛇,很快写完一首诗,想了想,还是落款薛闻。

他字闻韶,即便很少用,但官场中消息灵通者,说不定知道,所以只取一字使用,隐去韶字。

薛韶放下笔,将写好的诗拿起来吹了吹,干了便交给站在一旁的书童。

书童低头看了一眼,目露惊讶。

书童既然是书童,自然是识字的,而且他在这里久了,即便不会作诗,也有赏析的能力。

这诗不说是不是最好的,但这一手字,的确是全场最好的。

薛韶转身回去,刚刚走回到桌边,飘香楼的东家就当的一声敲响锣,宣布一炷香时间到。

两个书童立即将收上来的诗展开,一人一首的接着念。

念完一首会停顿一下,等待众人回味,也等二楼的评委打分。

很快,一个叫马承均和一个叫何阳的脱颖而出,俩人的分数最接近。

大堂里的客人们也低声议论起来,俩人的诗句谁的更好一点。

正相持不下时,书童拿起一张纸,抬头道:“这是最后一首,河东薛闻相公的浪淘沙。”

书童高声念完,大堂一静,二楼的评委忍不住站起身来往下探头,问道:“谁是薛闻?”

二楼的人也都探头往下看,目光四处扫视。

黄荃早目瞪口呆地看着薛韶了,评委一出声,他便原地蹦起,举着手高声道:“这,这!”

他一把抓住薛韶的手,将人往前一推,大声道:“这是薛闻薛公子!”

二楼的林少夫人见是薛韶,不由用团扇挡在脸前,笑得眉眼弯弯:“小妹,我们姑嫂的眼光还真不错,这一位郎君不仅有貌,还有才。”

林小姐红了脸。

林少夫人就叹息一声:“可惜他身旁跟了一位小娘子,不然也叫父亲给你摆个擂台,冯家是比武招亲,我们就比文招亲。”

林小姐:“……大嫂,你再乱出主意,我就跟大哥说你来飘香楼是看美男的,看你下次还怎么出来。”

林少夫人就用团扇拍她脑袋:“真是好心没好报,我那么勤快出门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带你散心?”

林小姐哼了一声,目光扫过薛韶身旁站着地笑吟吟的潘筠,不语。

潘筠都快乐坏了,站在薛韶身旁一个劲儿的催他打赌:“你说,你这么利害,评委会不会把魁首给你?我赌不会!”

薛韶目光扫过二楼,上面五个评委,除了一个探头出来,兴致勃勃地看他外,其余四个皆稳坐不动。

他眼神好,能清晰的看到他们脸上的凝重和眼中的不悦。

而台上本来笑吟吟地飘香楼东家,脸上的笑容怎么看怎么假,目光还不断的瞟向一边。

薛韶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便见那里站的是在他的诗句出来之前相持不下的马承均和何阳。

薛韶收回目光,又扫视了一圈大堂和二楼,淡定地道:“我不赌评委的结果,我赌最后的结果,我赌我最后一定能拿魁首。”

潘筠也扫视了一圈楼上楼下,发现今天来的人格外多,而且大家好像还都挺有钱,并不是飘香楼花钱请的观众。

不是花钱请的,就代表公正。

“好吧,”潘筠妥协道:“我也赌你最后会得魁首。”

没有人赌另一面,这个赌局就没有开的必要了。

一旁的黄荃听得一知半解,一愣一愣的。

薛韶已经上前一步,冲楼上和大堂众人团团作揖,笑着介绍了一下自己。

见薛韶不仅有才,还年轻,还好看,大家眼睛更亮了。

好看的男子,不仅女子喜欢看,男子也喜欢看的。

好看的人在官场上混都要多两分便利,颜控又不止女人有。

所以薛韶一站出来,楼上堂下对他的好感就噗噗上升,就连楼上坐着的四个评委,都忍不住眉目一软,但依旧不太高兴。

谁也不喜欢十拿九稳的事最后出现意外。

飘香楼的东家似笑非笑地看着薛韶,问道:“听口音,薛公子似乎是刚来我潮州?”

薛韶笑着应是,道:“学生三年前曾游学经过潮州,因实在喜爱南方的山川和文化,这次便再度南下游学。”

这个回答又拉了一波分,楼上那个对他最有好感的评委已经探出半个身子,兴奋地想和他说话。

飘香楼的东家先他一步问道:“薛公子可有功名在身?”

薛韶道:“在下是正统八年的举人。”

酒楼上下“哇”的一声,全都目光炯炯地盯着薛韶。

这么年轻的举人啊

二楼的林少夫人不由坐直了身体,一把抓住林小姐的手,郑重道:“小妹,只要锄头挥得勤,这天下就没有挖不掉的墙角,我看那姑娘是闺阁女子的打扮,显然他们还未成亲,只要没成亲,你就都有机会。”

林小姐狠狠地扯回手,羞恼道:“大嫂你胡说什么呢?我是那样没品的人吗?”

“这不是有品没品的问题,这是家族发展大计啊,这么年轻的举人,你想想你哥,他都一把年纪了,还是秀才,秋闱都参加三次了,今年恩科也不中,下次再考是什么时候谁也不知道,这么年轻的举人,错过就没有了!”

林小姐不搭理她,皱眉看着楼下。

飘香楼的东家还在查问薛韶,甚至还要请二楼的评委们考校一下薛韶的学问。

林小姐眉头微蹙,轻声道:“嫂子,你觉不觉得孙翰文有些怪呀?”

“哪儿怪了?”

林小姐目光扫过来,扫过去,皱眉:“不知道,就是觉得怪怪的,他好像不想把魁首给这薛闻。”

林少夫人摇着团扇不在意道:“可能是心痛新魁首不能一直带着亲友来飘香楼用饭吧。”

飘香楼只给魁首提供单人套餐,但谁会自己来酒楼吃喝?

那肯定要呼朋唤友,朋友一来,除了单人套餐里那固定的餐食外,其余都要花钱,飘香楼这不就赚钱了吗?

林少夫人打理家中的田庄铺面,可是从飘香楼这里学到了不少本事呢。

姑嫂两个小声的议论了两句,那边评委们已经给出分数,除了一人给出满分,其余四人都是不同程度的低分。

楼上堂下一片哗然,大家不解,薛韶这首诗分明是全场最佳,他们为何要给这么低分?

四位评委就给这首诗找茬。

文无第一,要给诗找茬,就是李白来了都要被挑三挑,一个说薛韶的韵俗,一个则说薛韶的一个入字不太好,当改成归……

反正各有各的借口。

综合下来,薛韶的评委分数只能排在中等,别说马承均和何阳之后了,排名都到第十二名了。

薛韶也不在意,笑着谢过五位评委的指教。

他一片赤诚坦然,倒是显得潇洒,只是把四位评委和一直查问他的飘香楼东家显得小肚鸡肠起来。

于是最后的客人投票环节,绝大多数人都把票投给了薛韶。

所谓的票,就是他们进门落座后,桌上竹筒摆着的花,

一桌坐了几人,伙计便往竹筒里放几支花。

这花也不是免费的,一文钱一朵,客人们离开时,桌上无花,便说明他用了,需要结账;

花若还在,便说明今夜的诗没有他喜欢的,便不用结账。

以往,评委们评出来的诗,绝大多数人都没意见,有的人便不会用花投票。

可今日,大家的想法显然与评委的最终结果不同。

在这里,评委们并没有绝对的权威,林少夫人就从竹筒里拎起一朵花,放在伙计的托盘上道:“投薛公子。”

同桌的其他夫人小姐们也立即拿起一朵花,纷纷投给薛韶。

林少夫人开了个头,大家纷纷跟着投票。

飘香楼东家孙翰文:……

今晚的鲜花收入应该是这一年来最多的了,但他一点也不开心。

一朵花一文钱,就是今晚所有的花都用了,也赚不来几个钱,反倒是马承均他们的那份钱……

今晚不仅破财,还坏了口碑,这人到底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上一章  |  剑走偏锋的大明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