宙斯小说网 >> 世子稳重点 >> 目录 >> 第九百二十七章 千夫所指

第九百二十七章 千夫所指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 历史 | 两宋元明 | 贼眉鼠眼 | 世子稳重点 


一个正三品户部侍郎的死,后果很严重。

赵孝骞这次是真的愤怒了。

为了阻止方田均税法的实施,藏在背后的这些人真是不择手段。

以前朝野的反对声音再大,终究是君臣之间的博弈,双方博弈的过程和结果,仍然还在合情合理合法的范围之内。

赵孝骞能理解旧官僚地主们被触及利益后的激烈反对,但他没想到,这些官僚地主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如此狠毒地出了一记阴招。

朝堂发生的每一件事,都不可能如表面看上去那么单纯。

户部侍郎石仲先的死,看起来是自己撞宫门,任何人都没有责任,实际上,石仲先的死,第一责任人就是赵孝骞这个皇帝。

一个正三品官员,人生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他却选择了以一种壮烈的方式死去,外人看来,只能是当今天子昏聩,忠臣苦谏无果,于是愤然自尽,以明心志。

石仲先一死,赵孝骞便被无可避免地钉死在“昏君”的耻辱柱上,不用猜都知道,此时大宋的史官们正在奋笔疾书,将石仲先的死作为大宋重大的历史事件,记在史书上。

而史官的笔下,多少要夹带一点私货,于是赵孝骞在史书里是个什么形象,不言而喻。

这些反对方田均税的旧官僚豪强们,不知用了什么手段将石仲先推出去牺牲,然后把赵孝骞的名声搞臭,同时也是在逼赵孝骞妥协。

你若还不放弃方田均税法,接下来还有更脏的手段等着你。

“哈哈,厉害!朕今日算是领教了,果真厉害!”

政事堂内,赵孝骞不怒反笑,笑声回荡在寂静的堂内。

堂内诸位宰相沉默不语,脸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

章惇更是脸色苍白,双手拢在袖中微微发颤。

他是当朝宰相,自然不会那么天真,以为石仲先的死只是纯粹的自尽,背后不知牵扯了多少肮脏的人和事。

而此刻赵孝骞的大笑,他更听出来官家已经动了真怒。

章惇更忧虑的是,官家若是借题发挥,把这件事的责任扣在政事堂头上,或者直接扣在他本人头上,那么整个政事堂将会经历一番残酷的清洗。

章惇暗暗咬牙,石仲先这个混账,到底是被谁逼着自尽的,你们藏在背后见不得人,黑锅却让政事堂背了。

这件事发生后,官家肯定第一个怀疑的就是政事堂的宰相们,毕竟他们位高权重,而且也都反对方田均税。

“好得很!户部侍郎石仲先,啧啧,忠臣啊!今上昏庸,刚愎自用,忠臣苦谏无果,遂愤然撞宫门自尽……”

“这个石仲先,果真做到了‘文死谏,武死战’,千古第一忠臣非他莫属,朕都恨不得给他立一块碑,竖在延福宫门外,以褒扬他的一番赤胆忠心。”

赵孝骞冷笑着说出这番话,在座的宰相们心中一惊,纷纷站起来躬身,异口同声道:“官家息怒。”

这番话看似自贬,实则字字如针。

“子厚先生,朕看起来就这么的不通情理吗?这个石仲先,他甚至都没有当面跟朕说过他的主张,然后,莫名其妙一头撞死了……哈哈,最后他成了苦谏无果的忠臣!”

章惇努力平复着心头的惊惶,垂头道:“官家,臣以为,此事背后或有蹊跷,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臣建议三法司和皇城司严查,必须让真相水落石出。”

赵孝骞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章惇话里的意思他听懂了。

章惇是在自辨,他要努力打消赵孝骞心中对他的怀疑,他主动要求三法司和皇城司严查,就是为了撇清关系,表示自己是无辜的,从头到尾没有参与此事。

“查,当然是要查的,想当忠臣,想留下千古美名,没那么简单,不是一头撞死就算忠臣了,朝廷要盖棺定论,就必须查清前因后果,查他的生平得失,查家产,查官声……”

赵孝骞冷笑数声,环视堂内众人,缓缓道:“谁若还想当忠臣,最好活着的时候把自己的屁股擦干净了,不然朝廷查出来一些腌臜事后,不仅人白死了,还会遗臭万年,这买卖可不划算。”

说着赵孝骞起身,拂袖离开了政事堂。

章惇和宰相们躬身目送赵孝骞离去后,这才直起身子,然后面面相觑,所有人的表情都透着几分焦虑和愤然。

“真是……祸从天降啊!这个石仲先,他死了不要紧,却祸害了整个朝堂,看官家的意思,约莫在怀疑是我们政事堂背后指使的?”尚书左丞蔡卞苦笑道。

中书侍郎苏辙捋须淡定地道:“老夫虽说也反对方田均税法,但不至于出如此下作的招术,清者自清,反正老夫全不知情,问心无愧。”

政事堂内,宰相们议论纷纷,众人的表情有的不满,有的焦虑,但大家并不心虚,显然今日石仲先自尽的事,与众人没有关系。

唯独章惇神情复杂,心不在焉。

这件事上,他当然也是清白的。

但章惇想的是另一件事,今日官家的表情不对,尤其是望向他的眼神充满了失望。

从官家登基以来,章惇与赵孝骞的政见一直不怎么合拍,双方有过多次的争执和博弈。

今日商议方田均税法也是如此,章惇从赵孝骞今日的眼神里看得出来,官家似乎已动了罢相的心思。

他的耐心已快耗尽了。

别的朝臣倒也罢了,但如果当朝宰相与官家处处对立,互相对抗,甚至已有了君臣不合的迹象,那么官家留着这个宰相有何用?

偌大的大宋江山,缺了你这个宰相难道就玩不转了?

大宋别的没有,人才特别多,还真不是缺你不可。

章惇此刻感到惶然,他也在反省,自己最近是不是做得过分了?

帝王的意志向来是专横霸道的,不管它是对是错,重要的一点是,不管对错,帝王的意志都必须贯彻落实下去。

哪怕帝王的决定是错的,也要动用整个国家的力量,强行把它掰成对的,这叫“皇权威严”,没错,就是这么不讲道理,只要面子。

而章惇这人的性格就是喜欢较真,对的才支持,错的坚决反对,作为普通人,这种品质很正直很宝贵,但作为宰相,他若经常这么干,难免会被帝王所不容。

现在官家已动了罢相的心思,章惇该怎么办?

此刻的章惇满心惶然,不知所措,站在他的立场上,宰相也很难做,很多时候他站的立场不仅仅是一国宰相,也要站在大多数朝臣的利益上去做事。

毕竟宰相最大的职责,是维持一个国家的正常运转,成为帝王和官员之间沟通的纽带,这个纽带总不能永远站在帝王这一边吧。

努力定下心神,压下心头的惶然,章惇制止了政事堂内诸位宰相的议论。

“我等踏实做事便是,其他的事,自有官家决断,石仲先死了,三法司和皇城司会查清楚前因后果,我等现在要做的,是控制朝堂的舆论,维护官家的名声。”

“今日始,但有朝臣上疏谏议石仲先之死,奏疏一律压下。”

石仲先的死,不到一个时辰便传遍了汴京。

仍如往常一般,民间百姓纯粹看个热闹,他们不了解因果,只觉得朝廷的热闹太好看了,于是街头巷尾,青楼勾栏,无数百姓商贾多了一桩谈资,仅此而已。

但对朝臣们来说,石仲先的死无异于一颗核弹引爆。

不明真相的朝臣激愤起来。

石仲先是自尽的,愤然撞宫门而死,但他为何而死?

要反思啊!

当然是因为官家一意孤行,非要施行方田均税法,此举破坏了大宋朝野的平衡,动用朝廷的力量清查天下田亩,各地豪强地主人心动荡不安,大宋原本平衡的局面被打破,天下人心背离,后果很严重。

石仲先正是因为看到了恶劣的后果,却苦谏官家而无果,悲愤之下才会在宫门前自尽。

说到底,这是官家的责任,是他的昏聩,导致了石仲先的死,官家害死了一位忠臣!

果然如赵孝骞所料。

石仲先的死,已将他钉死在“昏君”的耻辱柱上。

当天,无数朝臣奋笔疾书,上千道谏议奏疏飞进政事堂,朝臣们纷纷指责官家昏聩,不纳良谏,而致忠良为国仗节死义,这是官家的错失,是对大宋社稷犯下的极大的错误。

朝臣们不仅上疏指责,甚至还要求官家下罪己诏书,为石仲先正名,给死去的忠臣一个交代……

一时间,赵孝骞竟被千夫所指,各种指责怒骂,流言蜚语满天飞。

幸好章惇提前做出决断,将所有朝臣的奏疏全部压下,朝臣们的议论声到了政事堂便截止。

福宁殿内,赵孝骞面沉如水,脸色一片平静。

外面的声音,他不是没听到,手握皇城司这个特务机构,怎么可能不知外面的舆论是何等的激烈。

但赵孝骞仍旧视而不见。

站在帝王的立场上,做人已不必太世故,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觉得是对的事情,必须坚持到底,无论外人说什么,都不能左右他的决定。

这点定力都没有,当什么皇帝,不如当牛马算了,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


上一章  |  世子稳重点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