宙斯小说网 >> 寒门国舅 >> 目录 >> 第八百五十八章 撒欢

第八百五十八章 撒欢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6日  作者:天子  分类: 历史 | 两宋元明 | 天子 | 寒门国舅 
王越率军回到河套之地。

等于说,属于王越的北征已经正式宣告结束。

不过在领军折返前,王越又给留守黄河北岸的王守仁调拨了一千精锐,基本是一人三马的配置,以及这批人马能用上十天的粮食,再就是比较充足的火器及弹药,剩下就是一些专司驮运的大牲口,顺带再加上十几门火炮……

王越对王守仁非常看重,他把军中最好的东西,几乎全都留给了王守仁。

还给王守仁留了个朱晖。

这让朱晖差点儿想骑马撞开冰窟,投黄河重新做人。

“王兄弟,明明是你想留在草原上,为何非要拉上在下?这不是害人吗?”

朱晖觉得很离谱。

作为小公爷,未来有的是福享,他可没主动提请留下的意思。

但仅仅是因为王越觉得二人之前配合得很不错,这次就擅作决定,让朱晖留下来辅佐王守仁,未避免受到保国公府影响,还不允许朱晖所部嫡系随同,而调拨人马中绝大多数都是从王越中军临时调拨的新军。

等于说……让二人统领一批全新的手下,加上之前王守仁麾下新军人马,完成接下来的战事。

王守仁耸耸肩,一副爱莫能助的表情:“此乃王中丞的安排,正所谓军令如山,我等只能遵令行事。”

遇事不决,直接把对面小公爷得罪不起的高层搬出来,看你如何应付。

朱晖哭丧着脸道:“我身边留点儿本部人马不好吗?至少指挥起来没啥阻碍……”

王守仁叹息道:“也是之前频频用他们去各处刺探情报,连战马都累死不少,每个军士都疲惫不堪,所以王中丞体谅,让力不能支的那批人回去歇息,又调拨一批有生力量过来……放心,全都是王中丞精挑细选下来的精锐。”

“呵呵。”

朱晖听到这里,只能摇摇头,报以苦笑。

王守仁接着又道:“我们的粮食,只够七八天的量,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要坚持十天,啥都不做的话,将士们少不得要苦熬,且因为黄河封冻,没法得道鱼获,也难以寻觅草根树皮等临时充饥。”

“啥?”

朱晖诧异地问道:“我们辛苦留在草原上,就是为四处搜罗草根树皮果腹?这也太扯淡了吧!”

这边朱晖很无语。

你虽然帮我取得战功,但你现在的作为,明显属于坑人。

王守仁指了指北边,道:“阴山周边有不少水草丰茂的地方,不少部族聚在那儿过冬,眼下我们完全可以以战养战。”

“啥?”

朱晖听到这里,差点儿气吐血。

把我留在草原上配合你,就是为了所谓的“以战养战”?

请问可战的点在哪儿?

王守仁耐心解释道:“先前大军在阴山周边地区,行动太过滞缓,导致鞑靼人对我们的行踪了如指掌,我们在明,而鞑靼人在暗。

“眼下我们只有两千人马,比较沉重的辎重都已经带回关内去了,接下来……我们来个分兵出击……”

“你等等。”

朱晖瞪大眼睛问道,“分兵?分成怎样?咱才有多少人?拢共不过两千……莫非王军门还特地给您调了一路人马,随时归您差遣?”

这边朱晖觉得很费解。

手里就两千人还搞分兵?

这是嫌死得不够快么?

还是觉得鞑靼骑兵都是纸糊的?

王守仁丝毫也没觉得自己的决定有何不妥,看着朱晖,慢悠悠地道:“如果不分兵,以目前我军的数量来说,目标还是太大了,我们行动到何处,鞑靼人仍旧会有所察觉。当初我也曾跟王中丞建议分兵……但他太过谨慎了,并没有同意我的提请。”

朱晖道:“但……最后不也分兵了吗?且还取得了成效,取得歼敌数千的战绩……”

“我是说,化整为零,把整支队伍分成十几路,各自在草原上完成作战任务,彼此间互不统属。”

王守仁侃侃而谈,两眼精光闪闪,“只有这样,鞑靼人才摸不清我们的路数,无法与我们周旋……”

朱晖打断王守仁的话,问道:“如此的确是可以迷惑鞑靼人,但大部队化整为零,还能跟鞑靼人正面交战吗?”

王守仁反问道:“全军凑一块儿行动,共同进退,战斗力是有了,但鞑靼人给咱一战的机会吗?”

“这个……”

朱晖一时间回答不出。

王守仁再道:“我之前曾听王中丞说过,大同将会有一路人马出击草原,直查威宁海,威逼官山……如果友军积极行动,我们与他们遥相呼应,未尝不是个取胜的契机。”

朱晖疑虑重重,摇头道:“您还真相信大同会有一路人马出来?这时节,寒冬腊月,大雪封冻,不良于行……恐怕那路兵马只存在于你的念想中吧?”

王守仁道:“鞑靼人最近的动向,已充分说明他们背后出现了个巨大的威胁……若非鞑子内斗,就只能是大明自大同出征的兵马,正在鞑靼后方可劲儿闹腾!”

“咦……您……对大同的人马了解吗?”

朱晖颇感意外。

因为张延龄可能会带兵出征这件事,曾在大同跟小国舅照面过多次的朱晖,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反倒是他老爹朱永,对此抱有很高的期待。

王守仁此时没什么好隐瞒的,径直道:“此乃王中丞亲口相告,应该不会有假。”

“嘶……”

朱晖闻言猛吸了一口凉气,震惊地问道:“也就是说,那位小国舅很可能已经带兵进入草原,鞑靼人正调集人马前去围追堵截?既如此,王军门为何不自己带兵留下?只留咱这点儿人,够用吗?”

王守仁道:“正如王军门自己所言,年纪越大越保守吧,如果没有之前我们从土默特部身上获得的战功,或许他会拼命一搏,但现在功劳有了,他作为一军统帅,再做任何决定都束手束脚,生怕把到手的军功弄没了。

“当然,王军门也不是无所作为,他不是把我们留下来了吗?只要我们继续取得军功,功劳就有他的一份,对于朝廷,乃至于陛下和张家,都是一个解释。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现在机会给到我们了,接下来,我就要把之前派出夜不收查到的鞑靼人的营地给端了。”

“啥?你有目标?”

朱晖完全没有预料到这一点。

王守仁点头道:“我已探查到,阴山中麓有一处山谷,鞑靼有部众聚拢于此,人马至少在两三千众。咱分兵而去,再集合杀出,以此获得军功,并通过宰杀他们的牲口,获得必要的口粮,继而步步为营,找寻新的可下手的目标。”

朱晖不由咋舌。

感情王守仁不止是说说,他是真的敢想敢干。

不过仔细琢磨一下也是,之前阴山北麓那一战,可是王守仁坚持要领一路人马出征,王越当时根本就无法下定决心,偏偏王守仁一个未曾经历过军旅生涯的年轻人,却有那魄力,且目光敏锐,非他这种凡夫俗子可比。

朱晖问道:“如果鞑靼人的营地有变动呢?”

“不会。”

王守仁断然道,“他们藏在那边已经有一个月了,此时大明的军队刚撤走,正是感觉安全的时候,他们才不会贸然改变栖息地……朱将军,我调拨给你五百人马,你来当先锋,可能完成任务?”

“听你的,全听你的。”

朱晖两手一摊,似乎完全服气了,“五百人灭个几千人的营地,突袭的话,并不是不可能。加上咱的火器……要是这一战不胜,可不是开局不利那么简单,而是连继续行动的粮食都没了,只能忍饥挨饿乖乖退回关内……开局即决定未来的走向,也决定最终胜负。”

王守仁道:“如此形容,确实也没错。既然开局第一战如此重要,那就请朱将军务必当好全军先锋,三天后,我们在鞑靼营地内庆功!”

失去王越控制的王守仁,独立带兵后,算是彻底撒欢了。

首先就是分兵。

朱晖作为先锋人马,五百人快速突进,而后续王守仁自己统领八百人马充当中军,紧随其后。

剩下七百多人,基本上都维持斥候的形态,把侦查网撒得远远的,一路探查鞑靼人的动向,随时将消息汇拢到王守仁那里,由他来进行研判。

斥候队伍彼此间约定好信号,并留下特殊的印记……为的是能在茫茫草原上找到大部队所在。

但其实所谓的大部队,也不过就是数百,所以对那些斥候小队来说,并不会觉得自己被遗弃了,毕竟都是各自为战,不存在什么危险不危险,大不了就往黄河以南地区撤退。

于是乎。

不但王守仁完全放开了手脚,连他麾下将士,也都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轻松。

也是因为之前王越带兵扫荡一圈草原,把明军将士的信心给打出来了。

原来大明的军队也可以深入草原,且让鞑靼人始终选择避而不战,原来我们的武器可以碾压他们那么多,甚至以少胜多……只要不是陷入到鞑靼人的重围,都可以化险为夷,甚至可以用少量兵马驱赶他们……

不到三天时间,朱晖所部人马已经到了阴山豁口以东一百二十里的地方,一路走了将近两百里,由于是一人三骑,只用了两天时间,行军速度已经算得上是非常快了。

“小公爷,前面来报,果然发现鞑靼人的眼线。”

有哨骑前来跟朱晖汇报情况,“鞑子并没有发现我们,马上就要天黑,我们是不是趁着夜色,直接冲过去把他们的老窝给端了?”

“别冲动,首先得搞清楚他们有多少兵马!”

朱晖冷静地道,“就这么盲目地冲过去,别一头扎进别人的包围圈,反倒是把咱自个儿给葬送了!”

就五百人,虽未清点过具体人数,但大差不差,可能也就多个十几二十人。

就这么点人手,想把鞑靼人一个定居点给端掉?

鞑靼人再怎么无能,也会留下不少人马驻防吧?

“小公爷,之前跟着您,也是这么出击,当时咱就两千人,对面可有上万人,不照样……”

朱晖想等,但他手下的人却不愿意。

到手的功劳,为啥要留给后面的人?

他们跑得慢,还有理了?

朱晖环视一圈,一个个手下都两眼通红,似乎都想赶紧杀过去……莫说怯战,这会儿就算是拿鞭子赶他们,他们也是不会走的。

“咦?一个二个的,全都悍不畏死?”

朱晖奇怪地问道,“怎么,转性了?”

“小公爷,之前咱在草原上,被鞑靼人耍得团团转,心里憋着一股气。想那些鞑子,以前老喜欢耀武扬威,现在却跑得比兔子都快,好不容易找到他们个巢穴,还不趁机把他们给端了?此时不上,更待何时?”

“对!小公爷,您下令出兵吧!”

一群人七嘴八舌,差点儿就要振臂高呼。

朱晖赶紧阻止:“别别别,小点声儿,不要暴露咱行踪!”

“咱就这点儿人……鞑靼人怎么可能会知晓?”旁边有人笑着道,“左右都是山峦阻隔,往这里一猫,他们这辈子都找不到。”

朱晖道:“还真是,草原跟大明地界就是不一样,鞑靼人不正面与我们交战,峰峦交错的,找个山谷藏起来,咱又不能一处一处去找寻,他们避而不战,我们还真没什么好办法。

“不过,这也说明,王兄弟手段很高明,多派出人手来探查,鞑靼人藏得再严实,总还是有机会被找到。”

“小公爷,打还是不打?”

“打!就今晚,不过还是得先等等……一个时辰后,如果后续人马不上来,咱就冲!大不了……跟他们拼了!”

是夜,星月无光,伸手不见五指。

为了确保不被鞑靼人提前探知情况,大明军队这边连火把都没点燃。

很快,朱晖就得到了后续王守仁传来的消息,让他不惜一切代价带兵冲进鞑靼人的营地内,以放火为号。

“那位王参军是何意?”朱晖身边的人显得很不理解,“咱冲上去,那后续如果没援军,岂不是……”

朱晖收拾好所有的家伙事,冷声道:“王兄弟让怎么干,咱就怎么干……多好的立功机会?鞑靼人的一个住牧之所,只要冲进去,大把的功劳等着。我们先到此,人家把功劳拱手让给咱,你们还不满意?先前是谁在那儿振臂高呼,让往前冲的?”

众人皆都不答。

“好家伙,我还以为你们转了性,等着抢功劳,感情就只是嘴上说说?”朱晖道,“真是让本将失望啊。”

“小公爷,我等不是畏惧,只是王参军的意思让人琢磨不透,他好像明知这一仗不好打,让咱在前面当敢死队。”

众人最初想打,朱晖不让,说要跟王守仁商议。

现在王守仁意思是可以打。

这群人又不干了。

“危险……”

又有人开口。

“危险个屁啊。”

朱晖高声道,“你们记住,王兄弟的人马随后就到,不然他怎么会老早就把消息送过来,以定军心?这是让我们先打着,他随后就到。”

众将领听得一头雾水。

这是在自家后花园散步吗?这边先打着?主帅随后就到?听着就好像是在闹着玩,不像是战场上搏杀。

朱晖似乎也发现自己嘴笨,摆摆手道:“赶紧备战,等后续人马赶到,黄花菜都凉了!速度,拿出先前那股劲头,冲上去就可以把问题解决。割人头来不及,就割耳朵,回去后拿耳朵记功。”


上一章  |  寒门国舅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