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硅集团完成C轮融资的新闻获得不少业内业外的讨论。
行业之外的讨论主要是俞总操盘的项目似乎又获得认可,行业之内则是俞总这个碳硅集团凭什么获得这样40亿美元估值的认可。
一车没卖,这就能到40亿美元了?
国内40亿美元的车企有宇通客车,它是华夏最大的客车制造商,国外的则有标志雪铁龙,这更是一家创立百年的车企,其它的像多年造车的吉利,它如今市值甚至还不到40亿美元。
所以,业内人士难免不忿,也就更想看看碳硅集团到底能做出什么样的车。
因为这样消息的蔓延,俞兴还在别人的朋友圈瞧见同行的动态,直言碳硅集团是个泡沫,市场更是完全没有六座车型起来的可能性。
俞兴对于这样的动静不觉生气,或者说,压根不太在乎。
但话说回来,这轮融资最终能筹措到9亿美元也确实超出预料了。
C轮40亿美元相较于B轮15亿美元的估值,出现高达260的涨幅,着实是不低的提升。
碳硅集团这一轮出让22.5的股权,欧洲联合财团拿到8.75,经纬资本拿到1.75,方源资本拿到1.5,浙产投是0.75,申城国资是1,IDG和今日资本迭加之前的股权各自是6.853,启明创投则是3.575。
目前持股最多的机构是红隼资本的14.3568,俞兴个人的持股缩水至45.059,知名不具的互联网朋友们还有3.294。
以及,公司期权池是6.258。
作为无人注意的机构股东之一,企鹅方面也自然接到这一轮详细的融资消息并被询问是否存在继续投资的兴趣,但很快就给出拒绝的回复。
不过,刘炽平在瞧见最终的投资情况后忍不住给方源资本的BOSS唐葵打了个电话。
他很不解的询问这位朋友:“唐总,你……你们怎么在临港投碳硅集团了?”
“碳硅集团也是碳硅嘛。”唐葵开着玩笑,“我到了临港一看,那边有两个碳硅,都还不错,但抖音那边不给投,我看了俞总造的车,感觉还不错,正好有投资的契机就跟着投了。”
方源资本这次拿出6000万美元,虽然在碳硅集团的C轮里不算显眼,但对机构本身也是一笔重要的投资决策。
刘炽平知道这件事不会像唐葵说的那么轻巧。
他左思右想,知道唐总不是会被轻易蛊惑的人,也就发出深深的好奇:“碳硅集团造的车真的有前途?”
“我认为就目前的表现来看,那是很超出我的想象的。”唐葵这次的回答很认真,“这第一款车未必能成功,但我觉得按照俞兴这样造车的路数,后面也会获得成功的,我们这次也算是跟着国家政策走。”
国内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同样是方源资本这次决策的重要因素,有政策就有试错空间。
刘炽平不自觉叹了口气:“你对俞总的评价很高啊?”
唐葵之前并没有和俞兴有过接触,这次到临港还真的就是受企鹅这边的驱动,自己也没想到会最终投出这一笔。
他沉吟一会,给出四个字的评价:“名不虚传。”
早就听说俞总这个人的事迹,真正接触之后很难全面评价他在临港的事业版图,但交流沟通之后的感受就是这样了。
刘炽平心中滋味复杂,结束与唐总的电话,想了一会这个事便自嘲一笑,觉得下次再见俞总得让他跟自己说声谢谢。
不管碳硅集团如何进展,那都和企鹅没有太大关系,他只期望碳硅集团的事务要更繁忙一些,最好完全拖住俞兴的精力。
如果真如唐总所言,俞总能造出好车,那就让他在好车事业里彻底沉沦,让他多为国内新能源事业做贡献。
次日,刘炽平还有意无意的注意碳硅集团的新闻,但一则来自竞品的消息让他皱起眉头。
——阿里的短视频APP“乐音”宣布与微博达成重磅合作,产品形式也会由音乐短视频扩展到全内容短视频。
微博毫无疑问是网络最活跃的平台之一,具有极高的流量。
但……这样要把微博旗下的“秒拍”置于何地?
企鹅内部曾经详细分析短视频的竞争局势,不认为微博和阿里有太高联合的可能性,但随着这个消息的进一步确认,回头再看,阿里作为微博的股东,两者的联合竟然又显得没那么出奇了。
更为重要的是,“乐音”迅速的转投“抖音”了……
包括刘炽平在内,企鹅内部许多人以及“微视”都心情复杂。
阿里在微信上已经和企鹅微聊亦步亦趋的对峙跟随数年,像“乐音”与“微视”尽管重现慕容复式打法惹人愤怒,但大家多少也有点习惯的感觉。
然而,“微视”这边没有动,“乐音”这次却直接先变了。
阿里那边学的时候吧,心烦。
阿里那边现在不学了,好像更心烦了!
明明是抖音要面临一个慕容复式的对手,微视这边却高兴不起来。
一个之前被压下去的话题重新出现在微视的会议室里。
——微视需要像抖音那样做全视频吗?
以及,微视如果这样做,微聊的朋友圈功能与资源要如何分配?
刘炽平主持会议,聆听想法。
有同事提出疑问:“阿里也有微信啊,微信朋友圈也有短视频功能啊,它怎么就直接推动‘乐音’的变化吗?他们应该也存在类似的顾虑才对。”
另一位同事幽幽的说道:“阿里的心态大概不一样,他们也许觉得微信就是捡的,冲突也就冲突了,顾不顾虑的先做再说。”
会议室里的众人陡然心塞。
刘炽平眉头紧皱,考虑着市场里的竞争动态,提出一个观察的时间节点:“还有两个月时间就到公历年底,我们到时再以‘微视’的表现来评估下一步方向,既有抖音给我们探路,也有乐音从音乐短视频转型蹚水,我们可以更从容的来判断情况。”
他对于重启的“微视”是有耐心的,但不管是阿里和微博的合作,还是临港那边对短视频的操盘,这又都是足以影响判断的重要情况,实在没法不跟着进行变化。
只是,刘炽平认为自己还算从容,慢一步回办公室的时候却听到同事的嘀咕抱怨。
“要学就直接学了,还什么等到年底,等到年底不也是学,趁早算了,有什么好装的。”
刘炽平假装没听到,神态自然的回到自己办公室。
他坐下来处理两份文件,又拿出手机体会最新版的“乐音”,然后又与“抖音”进行比较,这么把玩了半个小时,忽然有些茫然的伸手捂脸。
我不是优秀的产品经理,我不是优秀的产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