宙斯小说网 >> 秦时记事 >> 目录 >> 第272章 271.谓月投石

第272章 271.谓月投石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0日  作者:荆棘之歌  分类: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荆棘之歌 | 秦时记事 
眼前的年轻郎官名叫谓月。

秦时甚至多问一遍,方才知道是哪个字,又看看他被河风日晒折腾得无比粗糙的黑红面颊,对此人印象可谓是深刻了。

不过都说人如其名,对方也确有几分这样的细腻。

讲解楼船,但并不仅指楼船,连上头矮墙如何防御,皮革要蒙在哪里,弩孔和投石处要如何设置,都一一讲明。

秦时一一听着,不禁又对此人高看一眼。

“那你呢?”

秦时反问:“此次楼船演武,是做什么的?”

这话仿佛终于问到对方的心坎上,只见一瞬间,谓月的气质就发生变化。

他沉声道:“末将不才,忝为投石手,演武时当处三层飞庐。”

秦时不由有些讶异。

投石这一岗位,听起来就跟杂役似乎没什么区别,好似只需要将石头放入投石机,然后发射出去就行。

但实际上,一名好的投石手,甚至重要程度绝不逊于神射手和巨力弓弩手。

只因此时投石,乃是战场上杀伤力最大的方式。

其中一种,以身体为轴,以绳置飞石于远处,借用旋转力击打目标。

因力道极强,触之必死,还能小范围内攻击。

而另一种,则是借用投石机。

但投石机要如何精准把控方位,又要如何在投射出去时保持稳定不位移……这亦是需要极强的天赋,和后期强有力的训练。

现代的投弹手尚且有高科技辅助,但在如今却全靠经验、眼力以及天赋。

难怪对方有资格站在能被周巨随手指点的位置,果然确有真本事在。

想来他的上官安排位置时,也有心叫他们这些有能力的,在大王面前能多一份脸熟。

秦时又默默打量了一下对方,将之记在心里——

此时投石,来日若是坚船上装载炮弹,就更需要这样的人才了。

因炮弹杀伤力极强,说不得还要叫谓月这等人才做教练,集中多培训一些才好。

谓月甚少在贵人面前出现,如今见王后认真看着自己,心头也不禁忐忑,不知是否对方能理解。

毕竟投石什么的,听起来就没有弓弩来的威风。

但王后什么也没说,只微笑点点头,而后有吩咐他:

“那既然如此,待会儿演武,便叫我好好看看你投石的能耐吧。”

年轻小将茫然一瞬,随后面上又重现坚定与振奋:

“诺。”

半个时辰后,楼船士的演武也迅速开始。

此处码头虽不如咸阳都城那处宽广,但演武所用亦是楼船、斗舰、小舟都齐全。

船只操控也是重要考核项目。

尤其甲板下那些不见面容的底层棹卒,划桨是否整齐一致,转向与停靠是否应变机灵……同样能看出此处上官的能力。

再来,有水战。

不管是船上弓弩箭戟、投掷矛戈,还是两船相接后的短兵相接……

虽因如今战船资源珍贵,姬衡并不舍得动用真的巨石投出,可沉甸甸的演武专用投石包遥遥投掷出去,撞击在木船上发出砰然巨响时,也令秦时不由有些震撼。

姬衡在旁看着,面上也不禁浮现出满意的神采。

他看秦时双拳紧握,神色紧张,不由对王后的投入又感到两分说不出的、不知是好笑还是欣慰的认同感。

于是随口安慰道:“演武之后,自有工匠对每一处细细检查修整,三日之后,这楼船又是崭新,王后尽可放心。”

毕竟国库贫穷,若战船再有大损,他也要心痛的。

而在河面上热血沸腾的冲杀口号结束后,水战又彻底转为多船编队行战阵。

其实还有水下凿船等各方潜行策略,可惜演武时不便展示,因此就只好作为非常规手段了。

而水上战阵,如今宽敞江面上最常用的就是雁行阵。

既能阻断敌船后路,亦能将前方截停,还能相互接应,又避免牵连。

只是此处到底狭窄,以演武船只的规模,这战阵展现的并不够威风彻底,但姬衡看在眼里,对诸般细节一一琢磨,也是十分满意的。

秦时并不知道这些,她只知道两方大小战船相接,江面一片鼎沸冲杀声,虽明知是演武,却仍是叫人紧张万分。

而战阵掩护、登船、远近距离不同方式的退敌,这大秦赫赫有名的楼船士,便连进攻方式也颇合姬衡的心意,整齐有序。

今日征六国,是这些将士。

来日征百越,征西域胡羌……亦是这些将士。

巨大的投石包仍在遥遥砸向目标,隔着重重飞卢,秦时并不知哪一处是谓月投出的,但这并不妨碍她的惊叹。

因为此时的大秦,就是靠着这些木船,就已经能够联通海外了。

伟大与奇迹,正充斥着这个时代。

看完楼船士演武,暮色已渐渐来临。

众人转道重回建章宫,而在那处宽阔的演武台下,此时众兵将们仍未退去。

因为演武也还未真正结束。

秦时与姬衡才下马车,就见前方的道路上,那些清早出发、一路负重奔袭而来的,仍是大秦永不屈服的将士。

他们的模样十分狼狈。

脚上的麻鞋早已磨得半损,在火光映照下还能看到上头临时衔接的痕迹。

身上的短褐与甲胄也是脏污重重迭迭,连面上眉毛与发髻都沾了黄扑扑的厚重灰尘。

唯独脸颊赤红,喘气如牛。

在这严寒冬日,众人前来复命时,却浑身都蒸腾着寥寥热气。

唯独那一双双眼睛,和劲瘦且坚毅的面容,正一一呈现在众人面前。

他们如此狼狈,却在战争中不可或缺。

奇袭、抢占、驰援、粮草攻坚……

这些对战局起着至关重要的因素,全部都靠他们的双脚自土地上一寸一寸踏来。

而亲自率兵征战过的姬衡,更是认真看着这些大秦的儿郎们。

他并不是一个仁爱的君主,甚至秦国的百姓和将士们也未见得生活有多好。

可在这个时代,这个大秦,他是整个国度,唯一能够令人支撑下去的信念。

他是姬衡。

而今天出现在他面前的,是大秦踏平一切的所在。

来啦!哎呀,我不是爱打仗的人……打百越匈奴西域,不算侵略吧……这是天命!


上一章  |  秦时记事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