宙斯小说网 >> 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 >> 目录 >> 第2346章 国庆调研

第2346章 国庆调研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  作者:晨星天使  分类: 都市 | 官场 | 晨星天使 | 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 

九月底的滨州已浸在浓秋里,市委大院的银杏叶铺了半条甬道,风一吹便卷起细碎的金浪。沈青云的车刚停稳在办公楼前,就见熊杨站在台阶下,深色风衣的领口被风掀起,手里攥着份文件夹,那是省纪委刚传来的《民政系统专项核查方案》。

“沈书记,省纪委专案组上午已进驻市民政局,封存了近五年的低保发放台账。”

熊杨迎上来,声音压得很低,对沈青云说道:“王学涛的办公室也搜了,初步发现三本可疑的资金流水账,涉及深城、琼南的几家空壳公司。”

沈青云点点头,脚步没停,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公文包的搭扣。

从省委回来的路上,他就反复琢磨顾青山那句“省纪委牵头,你们配合”。

这“配合”二字看似轻松,实则藏着分寸,既不能缺位,更不能越位。

“专案组有什么具体要求?”

他推开办公室门,暖气混着淡淡的墨香扑面而来,桌上还摊着昨天没看完的《滨州市冬季产业规划》。

“要我们提供滨州民政系统近三年的干部任免记录,还有香房区、平房区的低保户原始档案。”

熊杨把文件夹放在桌上,指着其中一页,对沈青云说道:“另外,省纪委三室的同志想找何晨光再谈一次,让我们协助安排审讯场地。”

沈青云走到窗前,望着楼下宣传栏里“党风廉政建设”的标语,阳光把标语上的红漆照得格外刺眼。

何晨光虽已被留置,但民政案的口子才刚撕开,王学涛背后的关系网、近一个亿低保缺口的真正去向,这些都还埋在暗处。

“场地没问题,让纪委监委的审讯室随时待命。”

他转过身,目光落在熊杨脸上,缓缓说道:“但记住,我们只负责协助,问话的节奏、方向,都听省纪委的安排,不插嘴、不干涉。”

熊杨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

沈青云这是在避嫌,毕竟这个案子牵扯到省里的关系,滨州这边如果过度介入,难免落人口实。

“我明白,已经跟下面打好招呼了,只提供资料,不发表任何意见。”

熊杨对沈青云郑重其事的说道。

“还有件事。”

沈青云拿起桌上的日程表,红笔在“国庆调研”那栏圈了圈,随即说道:“国庆假期我打算去几个点看看,你这边要是有省纪委的消息,随时打电话,别等上班。”

熊杨应了声,刚要离开,又被沈青云叫住。

“何晨光那边,再盯着点。”

沈青云的语气沉了沉,缓缓说道:“他之前扛下所有责任的态度太刻意,省纪委再问,说不定能诈出点新东西。”

毕竟是警察出身,在审问这方面,沈青云的经验还是很丰富的。

虽然何晨光的审问他没有亲临现场,但光是看笔录和口供,沈青云就能够察觉到不对劲的地方。

送走熊杨,沈青云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

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是市委秘书长钱明远。

“沈书记,国庆调研的路线我再跟您核对一下?一号去明远小学工地,二号高新区工业园区,三号城西老旧小区改造现场,四号政务服务大厅……”

“不用核对了,就按这个来。”

沈青云打断他,目光落在窗外渐暗的天色上:“明天早上八点,直接在市委门口集合,不用搞迎接,轻车简从。”

钱明远刚接任秘书长不久,做事格外细致,又追问了句:“要不要通知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陪同?比如住建局、教育局的同志?”

“不用。”

沈青云的声音很干脆,淡淡地说道:“我们自己去看,有问题当场打电话问,省得提前准备。”他想起之前民政局的“感动滨州”评选闹剧,心里仍有火气。

基层的形式主义,往往就是从“提前准备”开始的。

这帮人已经习惯了在上级领导面前装模作样,搞表面文章,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是为人民服务。

“好的。”

钱明远连忙点头答应下来。

挂了电话,沈青云翻开省纪委的核查方案,目光在“全省民政系统联动核查”几个字上停顿下来。

江北省十三个地市,滨州只是其中一个,这次专项行动能如此迅速,显然是顾青山早有部署。他忽然想起顾青山办公室里那张行政地图,当时老书记的手指在滨州、临江、松原几个地市划了圈,现在想来,那或许就是在规划核查范围。

直到现在,他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真的有点小看李跃进和顾青山这两位老江湖了,人家能够走到正部级的位置,绝非浪得虚名。

其实这个道理也很简单,有些人总觉得自己能力超强,什么事情动不动就是我上我也行,但事实上,闻道有先后的下一句是术业有专攻,有很多事情看着简单,但实际上操作起来却很困难的。

真要是坐在那个位置上,才会知道有时候哪怕是做一个普通的决定,都要斟酌再三。

毕竟,那个决定不仅仅是一纸文件,更能够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十月一日清晨,秋阳把滨州的天空染成淡金色。

沈青云的车驶出市委大院的时候,路边的商铺刚挂出五星红旗,风一吹,红旗猎猎作响。

钱明远坐在副驾驶,手里捧着笔记本,不时抬头看路,他刚从平房区调上来,对市区的路线还不算熟。

“老钱,你在平房区当区委书记时,接触过民政系统的工作吗?”

沈青云突然开口,目光落在窗外掠过的老旧小区。

钱明远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去年搞过低保复核,发现有十几户是空户,当时以为是基层工作人员失误,后来报给市民政局,何晨光说统一整改,再后来就没下文了。”

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懊恼:“现在想来,那时候就有问题了。”

沈青云没接话,车过松花江大桥的时候,他让司机放慢速度。

江面波光粼粼,游船载着游客缓缓驶过,远处的江滩公园挤满了放风筝的人。

“滨州的老百姓,要的其实很简单。”

他望着江面,语气轻了些,淡淡地说道:“孩子有学上,老人有保障,出门能走平坦路,办事不用跑断腿。可我们有时候,就是把简单的事搞复杂了。”

钱明远在笔记本上写下“民生无小事”五个字,笔尖顿了顿,又补充道:“沈书记,您放心,这次调研我一定把问题记实,不遗漏任何细节。”

明远小学的工地一片忙碌。

塔吊的长臂在阳光下转动,工人们戴着安全帽,正往地基里浇筑混凝土。

沈青云刚下车,施工方负责人就迎了上来,手里拿着安全帽:“沈书记,您怎么来了?没提前通知我们啊。”

“来看看进度。”

沈青云接过安全帽,扣在头上时,指尖触到粗糙的塑料壳。

这是他在刑侦队时养成的习惯,到现场必戴防护装备。

“按计划,年底能封顶吗?”

沈青云开口问道。

“没问题。”

负责人拍着胸脯保证道:“材料都备齐了,工人也加了班,保证明年九月按时开学。”

沈青云没急着表扬,而是走到钢筋堆前,弯腰捡起一根钢筋,手指在上面划了划:“标号够吗?有没有送检报告?”

负责人的笑容僵了一下,连忙点头:“有有有,都在项目部,我让人给您拿。”

“不用拿了。”

沈青云把钢筋放回原处,目光扫过工地的质量公示牌:“我要的不是报告,是实实在在的质量。这所学校,是给萧明远老师一个交代,也是给滨州老百姓一个交代,不能出任何岔子。”

钱明远在一旁记录,笔尖飞快:“明远小学项目。重点关注钢筋标号、混凝土强度,要求施工方每周提交进度与质量报告。”

离开工地的时候,沈青云忽然想起什么,转身对负责人说:“学校的围墙,能不能多留几个宣传栏?就用来贴萧明远老师的日记,还有这些年滨州的好人好事。”

他顿了顿,补充道,“别搞虚的,要真真切切的故事。”


上一章  |  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