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博远看那些卖东西的都去看那袋子下水,他刚好休息一下,喝口水。
李龙退了进来,站在柜台前,顾博远吐出一根茶梗子,放下茶缸子说道:
“二十多吨下水?要是一块钱一公斤,这些人一个月不到就全都给你处理光。”
“可能要不了一个月。”李龙听着外面那些人的议论声,笑着说道:“二十来吨放到大市场里面,翻不起多大的水花来。”
要知道这些贩子活跃的区域可不止玛县一个地方。
石城、呼县甚至还有直接到北庭那边的。
这么大一片区域,覆盖着十几二十几万人口,真要宣传一下,能消耗多少下水?
这点能翻起多大的水花?
肯定不大。
“够便宜,他们就有这个动力。”顾博远点点头,“反正咱们也挤不出人来处理这个,还不如就便宜批发掉。苹果就是个好例子,卖得快,也没冻着。”
李龙点点头,他想的就是这样。
外面,那袋子下水已经被人看过了,有些人也不觉得自己手脏,还上手抓着,其他人也没觉得有啥不妥。
“不错,没打水,直接下水冻起来的。”这人经验丰富,一摸一看就看出来了:“实实在在的都是下水,而且新鲜得很。”
“我看洗得也干净,肠子没屎味儿,百叶子也干净得很。”另外一个说道,“这样的下水卖起来快得很,都是净货,实打实的。”
“一块钱,真便宜,我还以为可能是存货或者是臭货哩,看着新鲜,应该是新宰没多久的,好东西,我要一袋子!”
“这一袋得有四五十公斤吧,你一个人就要了?”
“那还有啥?买回去化开,我们乡上路口一摆,要不了半天就卖完了。”这个人极自信,提着那袋子下水到门口对李龙说道:
“李老板,这袋子我要了,是现在过秤?”
“对,现在过。”
李龙没想到这立刻就开张了,笑着说道:
“来来来,这里……”
一袋下水整整五十公斤,李龙觉得这可能是当时刘山民在收集这玩意儿的时候专门让人称的吧?
那个人付了五十块钱,然后把盛下水的袋子放在自行车后座上,用卡子卡住,推出收购站骑着就走了。
李龙隐约记得这位家在凉州户,距离这里也不远,也不知道这是要驮回去出售,还是要去老街或者市场那里转卖。
有了头一个,就有第二个。本身这些二道贩子就是无利不起早,现在有好处可占,一个个都积极的很,把手头的东西匆匆往顾博远那里一卖,就要从李龙这里拿下水。
“哟,老孔啊,今天大方得很啊,我记得哪次你过来卖东西,都是要和我好好讲一讲价的,今天真好,我说多少就是多少。”顾博远打趣着一个贩子。
“那不是你家有好东西了嘛,我大方卖给你东西,呆会儿你把秤给我看高点,不就啥都回来了?”老孔也是老油条了,直接就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那可不行,我给你的是公道价,那你从这里买东西也得公道一点。”顾博远半开着玩笑,“生意是女婿的,我赚那点儿还要给外孙子买糖,可不能便宜了你!”
老孔脸皮厚,直接说道:
“你要是能给我便宜些,秤高一些,我叫你一声外公也不是不行!”
“去你的,我可没你这么大的孙子!”老顾没想到老孔竟然这么厚脸皮,笑骂着:“再没个正形,东西不卖给你了!”
厚脸皮的老孔和老顾的对话让这院子里多了一些欢笑,只这一会儿功夫,下水就卖出去五袋,两百五十公斤。
剩下的几个人虽然羡慕,却买不起。他们是把自己家余着的东西拿来卖的。这袋子下水是一袋起卖,一袋就五十块钱,手头根本就没有啊。
李龙也没办法,这下水都冻着的,真要化开卖,那再冻上,品质就不一样了。
所以他只能搞批发。
“你们要想买的话,回去和邻居商量一下,几家合伙买,回去化开分就行了。”老顾点子多,说道,“反正现在还有不少,三五天应该是卖不完的。”
“行行行,我现在就回去找人!”立刻有人就应了一声,匆匆离开了。
“嗯,看这样子,这二十多吨下水,卖得可能比想象的快。”顾博远没想到这便宜的下水这么受欢迎。
再怎么下水,那也算肉啊。
这边人可不挑,能吃,是肉就行。
果然如顾博远所说,不到十天,二十多吨下水就去掉大半,还有些是慕名而来的。
“多亏了双成在卖下水的时候说了一句这是从国外过来的,原来那人打算买两袋,结果直接就下了四袋。”中午的饭桌上,顾博远笑着说,“现在国外的东西,不少人觉得就是好,就连这个下水他们也觉得比国内的好。”
他夹起一筷子肚片放嘴里,一边嚼一边说道:“我感觉就没国内的好。从老马号那里拿过来的肚子,就比这个香嘛。”
“老马号那边的牛羊喂料啊。”李龙笑着说道,“喂的糖渣得有几十吨了。那喂料的牛羊自然就会肥一些,肥一些就香啊。”
“哈加盟共和国那边不喂料吗?”顾晓霞问道。
“喂不了,他们那边现在粮食都在短缺着呢,哪有那么多料给牲口吃?主要还是吃草。他们草原地方大,好找草,方便喂。”
“有那么大的地方,咋可能缺粮呢?”杨大姐有些不解。
“你想想七八年前,口里是不是也缺粮?”顾博远问道。
“……那倒是。”杨大姐立刻就明白是咋回事了。
“而且他们那边还有灾害,粮食短缺后,国际上粮商提高粮价,不给他们卖低价粮,他们国内就有许多人吃不饱肚子。”李龙解释着。
他给顾博远提了一嘴关于杨大姐的事情,顾博远直接否了,说绝没可能。
所以后面也就不说这事了。可能因为这么一问,顾博远还有些不好意思,连续一个多星期没和杨大姐搭话,后来才好一些。
李龙说的一半是有根据的一半是后面网上看到的。说是当时国际粮商,特别是老美那边,在苏联各加盟国内粮食短缺灾害频发的时候,提高粮价,甚至不给苏联卖粮食。
而这其中也有华夏的影子,这边的粮食也不往那边运。
结果就是苏联国内因为粮食短缺而导致怨声载道,加上其他各种原因,最后就倒掉了。
反正许多人吃不饱是真的。
不管怎么说,下水卖得很快,这是好事,二十多吨其实也就是两万多块钱,说多也不多。
但这是条不错的路子,稳定且在整个冬天都可持续。
十一月二十号的时候,赵辉过来了,他是过来拉皮子的。
赵辉过来的时候提前给李龙打了电话,说今年的皮子涨价了,涨得比较多。
李龙知道原因,其实不用赵辉说他也知道,不光是赵辉,还有其他商人也主动联系他,想要他这里的皮子。
“赵老板,你要再不来,这皮子真留不住了。”李龙把赵辉带到会客室里,半真半假的说道,“已经有三个人给我打电话想要我这里的皮子了。”
赵辉满脸堆笑的说道:“我就知道李老板你是个守信的人,放心,今年皮子价格涨的事情,我知道的,我也给你说过的。现在皮子短缺,各皮革厂那些珍贵的皮子都少,你相信我,我也绝对不会亏待你!”
皮子涨价的原因是动保法出来了,虽然全国各省地方在执行的力度上不一样,但至少在宣传普及方面还是够的。
一些老百姓知道黄羊、狼这些动物不让打了,那皮革厂自然就缺货,缺货自然就会导致原料涨价。
“现在残皮都要上百了。”赵辉感叹着,“几年前残皮二三十随便收,谁能想到现在会是这个价呢?”
李龙知道这价其实也保持不了多久,皮革厂在国内真就兴盛不了多少年。当然不是说江南皮鞋厂的梗,至少本县的皮革厂慢慢就会减产,然后就关门了。
“那也没办法,还好我这皮子是从国外运过来的,不然也没这么多。”李龙说道。
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特色,虽然动保法在全国颁布,要说实施也要一段时间,但今年入冬以来,卖皮子的有,却不多。
不知道是不是和这个有关系。
赵辉是带着车过来的,李龙这里有两千多张皮子,他全都要买走。
残皮居多,有一千五百多张,全皮七百多张。
其实全皮大多数是国内的,刘高楼送来的皮子大部分都是残皮。没办法,冲锋枪打猎,能打到全皮真就是高手了。
要按以往的价格,这些皮子也就是十来万。
但现在光残皮就能卖个十来万!
价格有点吓人!
“没办法,野生的皮子越来越少,竞争就越来越激烈,说不定过段时间可能还贵。”
李龙觉得不可能再贵了,这价格已经有些疯了。
“这皮子残得有点利害啊!”尽管赵辉是打算把所有的皮子都收走,给李龙一个合理的价格,但翻看到一张上面有七个眼的皮子,还是忍不住说道,“这皮子真是可惜了……衣服做不了,做手套都得好好裁剪一下。”
李龙笑着说:“没办法,那边打猎是用冲锋枪,你就别指望能有多好的皮子。好歹这么多呢。”
“也就是量大吧。”赵辉叹了口气,最后和李龙签字结账。
这些皮子卖了二十七万,果然吓人!
李龙收来的成本是非常低的,算起来差不多有十七八万的利润。
一笔大钱了。
这一年收获颇丰。
赵辉让自己雇来的人装皮子的时候,和李龙问起了车的事情。
“也从国外拉过来的。”李龙以为他看中了那台黑色的伏尔加,问道,“怎么样,喜欢?”
“喜欢是当然喜欢了,这么漂亮的车子,比桑塔纳好看多了。不过很贵吧?”
“比桑塔纳要便宜一些。”李龙笑着说道,“怎么样,你要的话,给你打个折?”
“算了算了,”没想到赵辉想都没想就拒绝了,“我这小打小闹的可不比老贾。他财大气粗,买了就买了。我这一趟直接把本钱全压在皮子上了,真没多少余钱,就不买了。”
他摸着伏尔黑色且冰凉的车身,感叹着:“车是好车,可惜开不起。我就买了台面包车拉货,平时也能拉人,知足了。”
李龙自然清楚赵辉的家底不会比贾天龙差多少,不过他既然不想买,那自然也不强求。
况且这台伏尔加本身算新车,他也不可能便宜多少。就算再是友情价,也得十来万。
况且他和赵辉的关系,不如贾天龙的。
那就先放着,反正车是好车,大不了就自己换着开呗。
赵辉急着拉皮子回去回款,同样没吃饭就离开了,反正也不差这一口吃的,在路上解决就行。
李龙也没强留,他这一走,仓库里剩下的东西就不多了。
这一年年开收购站也开出经验来了,一些东西卖不掉,那就少收。
现在库房里,存有少量的打瓜籽,是白修名拉走后继续收的。有一些药材,主要是党参,是贾天龙把货拉走后留下来,还有一些是杂七杂八的东西,是前些年收来的,没地方卖去。
虽然没地方卖,但也没当垃圾扔了,这些东西各有用处,比如一些民间收来的古董,一些看似废铜烂铁一样的东西,再过一些年,都是可以当成收藏品被人买走的。
现在就在这里放着吧。
赵辉离开后,李龙给孙家强和梁双成一个人一百块钱的奖金,梁双成买院子的钱已经给了两百,这算是这次的。
顾博远那边同样是一万块钱的分红,这回皮子有相当一部分是收购站收的,所以顾博远收这个钱倒是问心无愧。
又要去交税了。
虽然是十一月份,李龙觉得今年就差不多这样了。
十二月初的时候,老陈陈红军过来了,他提前打了电话,说和李龙说一说分红的事情,李龙这边自然没意见。
陈红军去的是收购站,李龙就在会客室里招待他。
“不错啊,你这里大冬天还有苹果吃。”陈红军拿过一个苹果,啃了一口笑着说道:“条件真好!”
“上次去伊犁进的一批苹果,剩下不多,在地窖里放着呢,有些冻了,还有一些还不错。”李龙笑着说道,“走的时候带一些回去。
“行啊。”老陈自然是乐意的,“不过咱们先谈正事。”
说着他就拿出一个本子来,开始和李龙说今年的收购出售情况。
李龙在老陈的收购站占三成半的股份,今年他的收购站全年的纯利润交完税后余下有个七万多块钱,这是分过一次红之后的。
现在这一次算年底分红,能给李龙这里分到两万三千块钱。
“税交的可真不少,我心疼啊。”老陈一边给李龙数票子一边说道,“不过这不交也不行。”
“税交的还行,给我给的才心疼吧”李龙半开着玩笑,“你看看,我啥也没干,这三分之一的利润就到我手里了,是不是心疼?”
“那倒没有。”陈红军把三沓百元大钞,和又数出来的三十张推到李龙跟前,诚恳的说道:“我给你说小李,要不是你提供足够的资金,我这收购站根本撑不下来。”
他等李龙把钱收了后,问道:
“你知道不知道,今年一年,北庭开了几家收购站?”
“几家?我记得你不是说你们前同事开了一家吗?”
“嗯,算上他那一家,加我的,一共开了七家!”
“这么多?”李龙还真的意外,小小北庭就开了这么多家?
“嗯,一共七家,现在还继续经营的,只有两家了。”陈红军说道,“其余五家,基本上都是资金供应不上,货压的太多,最后就关门了。另外那家还开着的,人家亲戚在银行工作,是可以贷款的。
我呢,如果不是你一开始投入了足够的资金,我这边根本坚持不下来,也不可能现在有这么多钱来分红了!”
老陈说的诚恳,李龙自然也就没意见了。
老陈也羡慕李龙那几台车子,不过他没钱买,提都没提,分红结束后,李龙请他去了大肉食堂吃饭,钟经理还在,看到李龙和陈红军一起过来,真就非常的意外。
“老陈,好久不见啊!没想到你竟然还回来了,早说嘛,我就去见你了。”钟国强和陈红军关系不错,脸上是惊喜的表情。
然后和李龙也是一番招呼。李龙来客人时不时的会到他这里吃饭,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李龙的身份不时在变化,关系倒没以前那么密切了。
当然,真见了之后,想起以前的那些事情,还是挺高兴的。钟国强把两个人让到楼上包厢里面,说是请两个人吃饭,怎么说老朋友见面,还是要喝一点儿庆祝的。
老陈开心,分红给了李龙,他自己赚的也不少,算是闯出来了;李龙开心,今年差不多要收官了,折算一下今年赚得纯利得有一百五十万左右,交了一些税,但剩下的也在百万往上。
妥妥的一年挣个百万富翁了,怎么能不高兴呢?
那就一起庆祝吧!
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