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村
里长王宝财刚回来,一直在村口这边待着,并且有些焦虑的几个老人就赶紧围上前去,询问县里面是什么意思。
“宝财,不会是要加税吧?”
“好事还是坏事啊!”
之所以他们会如此担心,主要是因为再过一段时间就到了收税的时候,在这紧要关头,县令把里长叫过去,他们是真心害怕上面又要加什么苛捐杂税!
不然是真没必要叫里长过去!
而且里长的一个职责就是,需要协助朝廷完成相应的税收以及徭役任务。
王宝财之前一直在闷头赶路,直到听到几个族老的问话,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回到了村子,故而赶忙抬头笑呵呵道:“没事没事,有事也是好事!”
“那个大善人巫神医,你们应该都知道吧,咱们当初都去看过病,而且村里不少人都给她干过活,拿过工资。她说要办个羊毛纺织织造厂,哎,反正就是要办个工坊,需要人去给她干活,每个月愿意给四钱银子,还包吃住啥的。
主要招心灵手巧的女工。
男的心灵手巧的话,她也要。”
说到这,王宝财还赶紧拍了拍自己带回来的那一大袋羊毛,并且继续道:
“看到没?这些都是她给的羊毛。
还有一些羊毛制品的图纸,让我找心灵手巧的人将这些羊毛发下去,让他们先练练,练好之后可以拿着成品到她那边换工钱,手艺好的能被她招进厂。
不跟你们说了,我得去通知村里人过来集合,县里所有里长都领了羊毛。
工作岗位应该相当有限。
咱们不能落后,得抓紧时间让村里心灵手巧的领上羊毛,现在就开始练。
那什么,你们有空就先回去。
通知心灵手巧的到我家开会。”
介绍完大概情况,王宝财便赶忙匆匆回家去了,将东西放好后就安排家里孩子去村里各家通知,表示有重要的事情,让他们家当家的和妇女都来开会。
先前在村口堵他的那些人。
自然是更早回到家,告知家里人相关情况,并同样带着家人去他家开会。
如此又过了将近一个时辰,村里各家各户这才都派人过来,同时有一部分人还愁眉苦脸,因为通知他们的时候肯定不可能讲的太清楚,所以有一部分人以为,是上面要加税或者说征发徭役。
因为过往里长去上面开会回来。
基本都不会有啥好事。
王宝财没跟他们绕弯子,或者故意吊他的胃口,见人到齐很快便将具体情况告知他们,然后拿出羊毛开始强调:
“我跟你们再强调一遍。
这些羊毛不是赠送给我们的,是由我带回来,发给心灵手巧的人制作成羊毛制品,然后回收,再给制作的人发放对应工钱,允许有一定的耗损,但是耗损绝对不能太高,最好能够没有耗损。
因为这不是一锤子买卖。
关系到后面能不能进厂,拿固定工资,每个月都有工钱,而不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谁要敢给我添乱,族规伺候!
现在觉得自己心灵手巧的上来。
到我这边登记领羊毛!”
哪怕已经这么说了,王宝财依旧看到有几个懒家伙跃跃欲试,想要上来。
所以赶忙又一拍桌子怒吼道:
“具体心不心灵手巧,家里有没有人心灵手巧,你们都给我心里有点数,都是一个村的,我还能不知道底细吗?
有些人要是敢上来,我跟你讲。
羊毛没有,大嘴巴子有的是!”
说着,王宝财还没忘了竖起自己的右手,自己衣服一年都不见洗一次的懒家伙竟然想站起来,是把他当傻子吗?
这种人要是把羊毛分给他。
那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然后有人坐了下来,但依旧有那臭不要脸的站起来,厚着脸皮凑上前,王宝财也如他所愿的,直接给了他两个大嘴巴子,但是他却依旧嬉皮笑脸说道:
“里长,你打也打了,是不是应该把羊毛给我,反正你不说能有耗损吗?
那就把耗损的那部分给我啊!
你不能白打!!!”
人不要脸,是真的天下无敌啊!
最后王宝财虽然没有把羊毛给那家伙,但确实被气得够呛。而且在分完羊毛之后,还不得不叮嘱得到羊毛的那些人家,小心那家伙,别被他偷了盗了。
村里有这么一个祸害。
唉,也不知道哪辈子造的孽。
其他村子虽然不一定有这样的无耻之徒,但各村的里长还是将羊毛分给了他们觉得值得信任的人。并劝说村里没分到羊毛,但手还算巧的人,可以自己设法去县城看看能不能买到羊毛,然后自己练习练习,增加进入工厂的机会。
等他们来到七侠镇打听的时候,才发现后希在七侠镇专门租了个店,既卖羊毛,也可以付押金,然后拿一部分羊毛以及羊毛制品的图纸,带回去制作。
东西做好之后上交给工钱。
往后不做了就退还押金。
有关于这点没人有意见,因为过去大家打络子卖,或者绣娘绣手帕团扇之类东西,也都是这么个操作,原因自然是为了防止有人拿了原材料直接不还。
有押金,哪怕不还也不亏。
权当是卖了一份原材料呗。
似乎乎接下来,整个七侠镇连带着附近的村庄城镇,全都兴起了制作羊毛制品的风潮,有手艺,或者足够心灵手巧的,就制作羊毛毡、羊毛毯之类高档羊毛制品,手艺一般的就尝试一下羊毛纺线,以及用羊毛线织毛衣围巾啥的。
总而言之,只要有耐心。
再蠢的都能用羊毛做点啥。
同时七侠镇的那些商户也都纷纷开始发力,有的在研究给羊毛染色,有的在研究专门用来织毛衣的针,还有的更是索性带着大批量羊脂皂以及少量羊毛制品先出去找市场,有草原人脉或者说渠道的,则是更简单,直接去收羊毛。
这玩意只要运回来,后希就收。
三文钱一斤。
而羊毛在草原,哪怕一文钱都有的是牧民愿意卖,如果不直接付钱,拿茶叶盐之类东西去换的话,那利润更高。
成本最高,支出最大的。
反倒是来往路费!
整个七侠镇都活泛了起来,比先前搞基建还要活泛,基建终究是内循环。
现在则是往外辐射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