宙斯小说网 >> 二郎至圣先师 >> 目录 >> 154.人已经飘了

154.人已经飘了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3日  作者:八月飞鹰  分类: 玄幻 | 东方玄幻 | 八月飞鹰 | 二郎至圣先师 
听闻皇三子魏王秦虚改封雍王的消息后,皇六子宋王秦玄第一时间便赶往大哥齐王秦太在帝京的府邸。

齐王秦太看上去情绪还算平静,在府里前厅招待了同自己友善的六弟秦玄。

宋王秦玄小心地观察齐王秦太。

他知道,自己这位大哥习武,是以意气为重。

主要修习意气的武者,受意气影响,无一例外,皆好胜好战好强。

齐王秦太面色如常,任由宋王秦玄打量,但见礼落座后一直没有出声,平静喝茶,等眼前这位六弟先开口。

宋王秦玄很快垂下眼睑,轻声开口:“大哥,事情还未尘埃落定,父皇春秋正盛,莫说雍王,便是当真东宫有主,距离那最后的位置,都还很远,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我们且观之便好。”

只有他们二人,又是碰上这样的事,了解齐王秦太性格的秦玄这时也放开许多顾忌,直言劝慰对方。

齐王秦太神情平静如故,或者说情绪没有半分变化:

“圣旨里除了改封老三为雍王外,还提及允许老三个人制礼作乐,增补朝廷典章,六弟知道这意味什么吧?”

宋王秦玄轻轻点头。

他三哥魏王秦虚和四哥晋王秦元一样,都是儒家武道大宗师。

儒家武者关于五常的历练,其中第六组“礼”之编钟对应增补《岁时祭礼疏》,厘正各地民间典仪混乱之处,消弭僭越,虽然涉及人、事、地范围都非常广,难度颇高,但总体而言仍旧着眼于地方。

而对应第七组“礼”之编钟的相关历练,正是齐王秦太方才所说的个人制礼作乐,增补国家典章,乃是自中枢着手,放眼整个大乾天下。

魏王秦虚走儒家武者修行路线,正是主修五常之礼。

他三品境界,最高能修持七组“礼”之编钟,先前温养五常已经完成,如果再通过相关历练,那就意味着他将可以迈出最后一步,登临儒家二品武圣之境。

自当年故太子被废身死后,这将是当朝皇子、皇女中,第一位武圣。

并且是由当朝乾皇公开允许乃至于支持他成为武圣,而不像是晋王秦元、凰阳公主秦真那样私下打自己的小主意。

“大哥,即便三哥能成功,也说明不了什么。”宋王秦玄开口,仍然沉着:“早些年便已经有过的事情,最终结果又如何?”

齐王秦太闻言沉默,过了片刻后,轻轻点头:“不错。”

二人又聊了一阵子后,见天色已晚,宋王秦玄告辞离开。

出了齐王府大门,秦玄面上神色依旧严肃。

方才谈到最后,秦太也少言少语,整个人极为安静。

换了其他人如此表现,秦玄或许会高兴,但齐王秦太,他如果心情平复,反而会大开宴席热闹一番,不会依旧是那个沉静模样。

齐王府内,送了六弟秦玄离开的齐王秦太,重新在刚刚待客的前厅里站定,负手而立,久久不语。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齐王秦太方才重新迈步,走进自家后宅。

后宅里,侍女们都在瑟瑟发抖。

而这里一片狼藉,杯盏桌椅,各式家具,全部碎成齑粉,堆落在地上。

秦太方才待客匆忙,走之前没提及是否将这里打扫收拾,以至于侍女们全都不敢轻举妄动。

齐王秦太立在后宅里,仍然静静看着眼前大片尘埃粉末,但依旧没有开口,始终沉默不语。

身在河洛东都,徐永生听说魏王秦虚改封雍王的消息后,脑海中浮现第一张面孔主人,不是别人,正是今年上元节在关中帝京长安的皇长子齐王秦太。

当时对方就看着隐约有些飘了的苗头。

身为宗室,天然监军掌总,齐王秦太当初北巡,便有密旨在身,协调谢峦、林修、鹿追等人一起解决了北边燕然、云卓北阴人的威胁,再亲手解决了对自己威胁最大的燕王秦罗和幽州郡王张慕华、平州郡王李崇文,也难怪齐王秦太有顾盼雄飞,志得意满的感觉。

不说正式被确立为新的东宫储君,至少短期内雍王的位置在他眼中已经是囊中之物。

这种时候,忽然花落别家,无疑是给秦太当头一棒,直接将他从山顶打落谷底。

如果钻了牛角尖,恐怕会干出偏激的事来。

类似情形不论蓝星历史上还是这方世界的历史上,例子都非常多,屡见不鲜。

虽然不论大唐还是大乾的太宗文皇帝都有以史为鉴的经典论述,可历史上那么多例子,甚至大乾皇朝本身就有不少重复的例子一再出现,就已经说明问题:

历史最大的教训就是人学不会从历史中接受教训。

明知是坑,无数人杰依然会踩了又踩。

齐王秦太结果如何,徐永生完全不在乎。

但灵州郡王谢峦与之纠葛颇深,徐永生略微思索后,还是第一时间给谢初然写了一封私信。

信的内容,也不好说请谢家与齐王秦太保持距离甚至于切割,毕竟那位齐王殿下还没有当真做什么,只能说,尽量规劝齐王一二,并时刻留心他那边的动静。

如此信件发给谢峦、谢华年,多少有些交浅言深。

就徐永生从谢初然、谢今朝那里听来的说法,谢郡王同齐王之间关系颇为要好。

是以类似信件,他只能发给谢初然,请她酌情看着处置。

谢初然虽然有些大大咧咧,但类似敏感性仍然是有的。

只是当前恰逢谢峦出征西北,是以谢初然当前也只能同她大哥谢华年商量。

正是当前这个谢峦出征在外的时机,帝京中魏王秦虚改封雍王,令徐永生更是感觉不妥。

信送出去后,他略微思索,最终决定这个七月末,赴关中帝京一行。

自己人微言轻,在风云激荡的朝局中自然改变不了什么。

徐永生的考虑是,到关中帝京后,自己的谛听图或许能带回一些意外之喜。

齐王秦太、魏王秦虚,还有国相姜志邦等人,乃至于朝廷中枢,如果真有大变化,消息往来密集,自己的谛听图说不定能撞大运获知先机。

就是可惜谛听带回消息是随机的,无法定向获取。

当前学宫正放七月份的田假,不过距离收假为期不远。

徐永生本是打算九月份授衣假时带宁山一同前往关中帝京,见一见学宫祭酒江南云。

他本人当前栽种挽救千株枯苗的相关历练,已经到了最后一百株的收尾阶段,因此原本考虑着先完成这第四层“仁”的历练,然后再动身外出。

现在风云变幻之下,说不得只好提前动身了。

好在宁山之事,也可算在教学内容中。

虽然七月田假结束,但他请示过学宫司业罗毅和四门学博士林成煊后,带着宁山前往帝京学宫西监,性质类似于当初还是西监司业的赵榞带着帝京学宫师生东来河洛游学。

只不过这次就他和宁山一师一徒两人动身西行,规模小了点而已,只要学宫允许,性质就是一样的。

宁山去年就参加“提前批”先入儒家九品修行,到今年更是已经直接入了八品,如果他愿意,明年一月学宫年考之后就可以直接升入太学就读。

这样一株好苗子,东都学宫出于培养考虑,自然乐于开一些方便之门。

所以,徐永生和宁山很快就获准开始收拾行装。

出了东都城后,徐永生视线向西北望。

算算日子,谢初然那边义塾教书满一年,也基本就在七月下旬。

听说她大哥谢华年难得离开朔方,当前在河东游学。

谢初然接到他早先送去的信,估计会先前往河东见谢华年,然后经由河东再南下,前来河洛东都。

如此,二人虽可能暂时错过,但徐永生潜意识中,倒也不希望对方近期局势不明朗前再赴关中帝京。

因此他又留了信在东都,请托林成煊届时转交给谢初然,如果对方先抵达东都,不必再急着追往关中帝京,晚些时候他和宁山从关中回来后,大家再聚首不迟。

心中虽有几分忧虑,但徐永生面上不见异样,一切如常,带着宁山向关中而去。

当初为准备迎接天子重临东都,一路修建起来的众多千秋堂,仍然每隔几十里便可见到一座,并无破败之感,常年有人看守打扫,远远望去依旧气象非凡,只是始终不曾派上本应有的用场。

这趟到了关中帝京,如果无事发生,要不要多留一段时间等等看?

如果留在那里的话,反正在哪里都是种花,第四层“仁”的相关历练不妨就继续在那里完成。

甚至第三层“智”丈量山河绘图的历练,同样可以考虑在那里完成……徐永生一边赶路,一边考虑。

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

出了河洛都几道后,到了陕州,徐永生二人晚上在陕州住下,刚入城就有消息,城西乡野间一个村,发生屠村惨案,缉凶没有线索,疑似妖魔所为。

宁山闻言义愤填膺,徐永生也闻之皱眉,跟陕州府打听了一下,半点线索都无。

然而,当晚子夜,虚幻谛听仍然准时离去,这趟出去很久,临近天明方才返回。

却给徐永生带回这么一条消息,令他瞬间清醒:

华春九出没于陕州城西三十里大河之滨。


上一章  |  二郎至圣先师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