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僧广信再次注视地僧圣鉴,良久之后方才开口说道:“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做?”
地僧圣鉴微笑摇头:“什么都不做,耐心等待下一个时机的到来。”
他平静看着血僧广信:“在那之前,多做多错,平白牺牲和浪费。”
血僧广信轻声问道:“你笃定乾皇此番是强弩之末?”
地僧圣鉴:“修行之事,夺天地之造化,最根本的道理和规矩,便是秦泰明也无法违背,不,应该说,正因为他如此实力,所以才更无法违背。”
血僧广信点头:“好,我会通知其他人。”
地僧圣鉴微笑:“如果师兄你在赵氏的那一支还能保留下来就再好不过了。”
“机会不大。”血僧广信深深看了对方一眼:“对眼下的局面来说,类似的人死得越多,不是越能让乾皇放心?”
地僧圣鉴微微一笑,双掌合十:“罪过,罪过。”
说罢,他身体周围虚空仿佛扭曲割裂一般破开。
然后地僧圣鉴神色如常消失在其中。
血僧广信见状目光又是不禁为之一凝。
能这般破空而行,便是一品武圣也难以做到,漫长历史上都罕见先例,寥寥少数记载,不是因为极为特殊的天资,就是因为极为高妙的绝学。
圣鉴,是专门展示给他看么……血僧广信沉吟片刻之后,静默不语,同样离开这片地宫。
关中帝京,相国姜志邦府上。
其四弟姜振国前来探望。
之前这段时间,姜志邦都是告病在家休养。
朝堂上的事,基本都由监国太子秦虚定夺。
相国姜志邦的职权,遭到侵占。
不过姜振国此番来访,神情宁静,大哥姜志邦此前已经有过提示,是以姜振国不似其他人那般慌乱急迫,依然能沉得住气。
而今天他再来访,更惊喜发现,招呼自己的不是先前兄长用于掩人耳目的那个替身,而是姜志邦本人回来了。
这段名义上养病的时间,姜志邦事实上并不在自己府邸。
姜振国也只知道对方外出,但不知具体去向,不过参照从前知道的一些事,他猜测姜志邦是去海外了。
“大哥……”姜振国轻声唤道。
姜志邦颔首:“多有赖陛下恩典,成功了。”
姜振国深吸一口气,继而压低声音:“恭喜大哥!”
确实值得恭喜。
当朝国相姜志邦一直被外界暗地里腹诽德不配位,才也不配位。
外界将之视为乾皇爱屋及乌,因为皇后而破格提拔的幸进外戚。
固然朝野上下有许多人巴结姜志邦,但有更多人鄙视他,既是鄙视品格,也是鄙视才干,同时还鄙视他修行实力和天赋前途。
对这一点,姜志邦心知肚明,自己天生的灵性天赋,顶多只有超凡层次。
正常而言,五品武魁就是他的极限。
是因为乾皇的赏赐、提拔,他方才能后天提升自己的灵性层次天赋。
于是这才有之后三品大宗师层次的新国相姜志邦。
……嗯,还是个走纯武夫修行路线的大乾相国。
因为三省长官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因而大乾朝堂默认武圣方可为之。
上一任尚书左仆射,老相国燕文桢如此。
一直以来的尚书右仆射,韩氏一族家主韩松天如此。
任门下侍郎的李若森如此。
中书令吕道成亦如此。
近几十年来的例外,唯有他姜志邦一个人。
荣宠尽显的同时,也令姜志邦全副身家都寄托在乾皇一念之间。
姜志邦并不介意如此,但如果自己也有希望一窥那宗师之上的武圣境界,当然更好不过。
正如他先前同姜振国交待的那样:
乾皇自有安排。
如今,太子监国,乾皇秘密前往东都完成其布置的同时,姜志邦也终于得到恩赏,得以再次提高自己的灵性天赋层次,由上乘到入圣。
至此,他终于能推开面前那座大门,成功踏足韩松天、李若森、吕道成他们的境界。
未来,便是燕文桢那样的境界修为,他姜志邦也不是没有机会。
姜振国在一旁看着兄长,心中难免羡慕,不过他也知道姜家当前一靠身为皇后的堂妹姜望舒,二就要靠眼前的姜志邦。
“大哥立地成圣,我们接下来也可以扬眉吐气了。”姜振国言道。
姜志邦神情如常:“扬眉吐气归扬眉吐气,但牢记这一切来自谁,不来自你也不来自我,而是来自当今陛下。”
姜振国应声答道:“是。”
天渐入夏,中原大地的波澜,渐渐平息。
越氏、吴氏、赵氏、齐氏、巴氏等雄踞地方的名门世家虽然没有被连根拔起,但都元气大伤。
而大乾朝廷对地方上的掌控更加有力,朝廷威望渐渐达到多年以来新的巅峰。
徐永生和谢初然离开江夏,重返岭南。
在江夏期间,借助东都因为隐武帝和六道堂再次局势大乱的空当,徐永生二人成功跟王阐恢复联系。
王阐本人对于自己之前一个冬天未能成功晋升三品大宗师,倒是颇为看得开,甚至还反过来宽慰徐永生、谢初然二人。
也是从王阐这里,徐永生得到年初的时候小熊猫哒哒就成功晋升儒家武道八品境界,而宁山则是在进入初夏,就在前不久成功臻至五品境界。
至于沈觅觅同申东明,在之前的冬天便都成功跨过最后一步,臻至五品境界。
同样是在王阐这里,徐永生知晓奚骥、尹兰舟离开河洛东都南下,前往岭南广府探望罗毅。
于是徐永生同谢初然暂时分开。
后者先赶去见林成煊。
林成煊这段时间自己采药,又炼制一些新的宁神药物,专门提供给谢初然,助对方镇定心神,以便降低走火入魔带来的风险。
徐永生则前往广府,寻访奚骥与尹兰舟。
好消息是,他们到广府探望过罗毅之后,便留在那里,压根没离开。
是以徐永生没费太大功夫,就成功找到自己两个学生。
不过,他没有直接同奚骥、尹兰舟接触。
不论是先前在东都,还是现在到了岭南,他们周围,都有人在监视乃至于蹲守,希望借此找到徐永生。
徐永生的修为实力,自然可以清理掉这些人,但河洛东都那边得到消息后,少不得会盯上宁山、哒哒、李老翁他们。
不过,守在奚骥、尹兰舟边上,甚或者守在广府罗毅住处附近的人,更难以发现徐永生。
凭良心讲,作为郑氏一族在岭南的代表,他们守在广府这里的人,甚至是一位宗师。
但他们眼里的徐永生,是一个不主修五常之义的四品儒家宗师。
而不是一个同时拥有三把儒家“义”之古剑和三把武夫煞气刀的三品大宗师。
预期与现实如此巨大的偏差,能找到徐永生才是见鬼了。
不过徐永生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仍然仔细戒备周围,同时以不直接接触的方式,给奚骥、尹兰舟通了风声。
奚骥二人自然大喜过望,还要在其他人面前故作平静。
虽然二人当前还都是六品修为,但从徐永生这里,他们成功得到五品升四品的民间儒家典仪,用于备用。
而徐永生则顺利从奚骥那里得到六品晋升五品的民间儒家典仪。
奚骥没有多问为什么已经是宗师的徐永生需要这样的儒家典仪,猜测徐永生是不是又有新学生了?
徐永生从奚骥那里得到民间儒家典仪,看见所需要的配合的天时是盛夏时节。
他略微回忆,曹朗当年外出后秘密晋升五品的时间,应该就是夏天。
这民间儒家典仪,果然来自曹朗。
徐永生默默记下典仪内容和步骤后,当即便在第一时间联系谢今朝。
谢今朝跟徐永生碰头,了解典仪内容、步骤,知晓天时地利后,同样喜悦。
眼下还没到夏天,他将典仪送往岛贼那边,钱宁宁今年正好可以赶上,不用再多等。
徐永生目送谢今朝离去,静立原地,久久不语,脑海中却浮现当初在关外东北临跟拓跋锋道别时的场面。
拓跋锋当时是这么说的:
“这位谢二哥……怎么说呢,跟我印象中江湖传言的朔风生不太一样,跟你之前描述得也有些不一样,但具体怎么个不一样法,我说不上。”
拓跋锋没接触过从前的谢今朝,说不清其中分别,但徐永生说得清。
相较于从前那个清贵公子和江湖豪侠两方面气质兼具的青年来说,如今的谢今朝,偶尔会流露出几分功利,同时又有几分偏执的感觉。
虽然不认同对方想要完成谢峦、谢华年未尽遗愿建立谢氏文脉的打算,但徐永生也没有因此生出鄙夷之意,只是回首当年,难免有些唏嘘。
送别谢今朝后,徐永生离开岭南东部,再次向西行,前往同谢初然、林成煊再次汇合。
路上,他继续寻访有年头、有规模的古树,寻访可能蕴生古木祖泪的林区。
临近六月的一天,徐永生行走在岭南柳州的山林间,忽然发现有其他武者在这片山区散布开来,似乎也在寻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