宙斯小说网 >> 状元郎 >> 目录 >> 第二百四十九章 同案

第二百四十九章 同案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3日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 历史 | 两宋元明 | 三戒大师 | 状元郎 
县衙后堂,设下了六张八仙桌,桌上摆着茶水点心,橘子山楂,还有烙着‘甜水记’字样的竹筒。

四十五名出圈的童生一边等着开席,一边互相自我介绍。

有了县试同案这层关系,大家日后就是自己人了。有点什么事儿招呼一声,肯定会互相帮衬的。

苏录身为案首,又是全县闻名的神童,自然是众人竞相结交的焦点人物。

他没有年少成名的骄矜,跟每个同案说话都十分和气。但他身边围了一群骄傲的同龄人,旁人也难以到他近前,只能隔着桌子跟他说话。

“你们是什么关系?”有同案小声问程万范。

“看不出来吗?”程万范一拍胸膛道:“我们都是同窗!”

“哇,你们是一个班的?”同案们震惊了,这是什么样的神仙先生,居然一下子教出这么多出圈的学生?

“当然了,要是论同校,那就更多了!”程万范显摆道:“太平书院的举下手!”

呼啦一下,竟有三十多人举手……

“好家伙……”那几个野生的同案这才知道,原来自己是少数派。

“早就知道太平书院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呀!”

“那当然,我们山长可是黄甲传胪!”程万范得意地直呲牙。

“行了,别吹了。”苏录无奈地叫程万范少说两句,又对一众野生的同案笑道:“我们书院马上就搬到县城来了,诸位兄台是没机会上了,但可以让令公子们去上。”

“哈哈,那肯定的!到时候案首可得帮我们说说话哟。”众同案便高兴地应道。

那些上了年纪的同案,不禁都对苏录刮目相看。

没想到案首小小年纪,不光才学高,情商还这么高,这么会说话。

本来让程万范那个棒槌一搅合,同案们就要分成书院和非书院两派了。

但经苏录这么一说,大家又找到了交集……书院的毕业生和未来学生的家长,重新成为一个阵营的了。

大家也都知道了,案首不是恃才傲物之辈,而是愿意团结大家的主,便愈发跟他亲近起来。

众人正聊得热火朝天,便见一个三十来岁,跟他们同样穿着的英俊大叔,从前头迈步进来。

便知道这是最后一场取中的第一人,于是纷纷拱手道贺。

当然,名次这么靠后,也犯不着起身相迎,坐着打个招呼就够了。

谁知苏案首和他那帮同窗,却呼啦一下子全都站起来了。案首之外,其他人还拱手相迎,毕恭毕敬。

“这谁啊,比案首的地位还高?”看到案首竟把自己的位子让给那人,众同案小声议论道:“他们先生?”

“胡说八道,我们书院的先生都是生员起步。”便有书院的人否认。

“问问不就知道了?”于是有那为人四海的同案,走到苏有才身前拱手笑道:“在下丙安赵之安,敢问兄台高姓大名,哪里人氏?”

“在下二郎苏有才。”苏有才已经彻底平复了心情,拱手还礼。

“兄台跟案首同乡同姓,是什么关系?”赵之安问道。

“我是案首他爹……”苏有才笑容既有点尴尬,又十分自豪道:“也是他的同案!”

“原来如此,失敬失敬!”众同案赶忙一起向苏有才行礼,也难免有些尴尬,不知该怎么称呼他。

按说,同案当以平辈相称,甭管年纪多大,都只叫一声兄长。可是管苏录叫贤弟,再管他爹叫兄长,这不乱了辈了吗?

要不各论各的?那也不合适,案首就太吃亏了。

这也是刚才苏录没叫爹的原因……就怕让大家尴尬。

他的同窗们也有这份苦恼,他们可不想给其他同案当孙子……

好在同案都是聪明人,很快就有人想到了折中的法子,管苏有才叫‘老前辈’,这才两难自解。

又等了许久,另外三个同案才姗姗来迟。

“好了,这下就差最后一个了。我们看看这一届的孙山兄是谁。”众人便兴致勃勃地等待那第五十位同案。

这回没等多久,便见个猴儿一样的青年,探头探脑出现在了门口。

“孙山兄来咯!”众人便一起鼓噪笑道:“快进来吧,就等你了!”

“哈哈,还以为你完蛋了呢!”程万范高兴地从座位上弹起来。

众同窗也兴奋地欢呼道:“这下人齐了,一个都没少!”

来的自然是李奇宇,他有些不好意思道:“让诸位久等了。”

“快来这里坐!”苏录笑着指了指自己身边道:“给你留了位子呢。”

“哥说你一定能中。”程万舟细声细气道。

“那当然,哥是知道我的实力的!”李奇宇便又臭屁起来,在苏录身边坐定,这才一脸后怕地倾诉道:“吓死我了,还以为不能跟你们去泸州了呢。”

“明年还有一回呢,慌什么?”马斋长道:“这回中不了,下回也能中。”

“我才不要自己去泸州呢。”李奇宇道:“到时候你们都是同案,我却成了晚辈。还不得被你们笑话一辈子?”

“让你这么一说,好可惜呀。”程万范一脸惋惜道。

“去你大爷的!”李奇宇作势要抽他。

“县尊到!”这时门口响起一声高唱。

众同案赶紧起身肃立,作揖。

“放松放松。”卢知县满面春风,在众佐贰的陪伴下进了后堂,和蔼可亲道:“今天这终场酒也是庆贺酒,大家都随意一些,不必拘礼。”

“多谢老父母!”众童生忙齐声致谢。

“好好。”卢知县和众佐贰在主桌坐定后,便摆摆手道:“都坐吧。”

“是。”众童生这才正襟危坐,都不敢再吭声了。

曹县丞吩咐一声:“开席!”

便有白役撤下了点心果盘,开始流水般上菜。

终场宴设四荤四素四冷碟。清蒸鲈鱼缀以金华火腿,红烧肘子裹着蜜饯樱桃,另有配着甜面酱和荷叶饼的烤鸭、晶莹剔透的水晶肴肉……素菜冷碟也都摆盘精美,不求好吃,但求好看!

喝的是装在精美青瓷瓶中的二郎佳酿。

卢知县端起酒盅,致祝酒词道:“今岁县试终得圆满,凡监考阅卷之员、奋笔疾书之士,皆为本县文教添彩。这第一杯,敬阖座辛劳!”

“老父母辛苦!“满堂官员学子齐举酒盏,共饮此杯。

“第二杯,贺五十贤郎得中县案!“卢知县又端起一杯,对众童生笑道:“恭喜你们!”

“谢老父母!”五十位学子一同举杯。

“第三杯,望诸君州试再接再厉,再攀蟾宫,为本县增光添彩!”卢知县又与众学子共饮再三。

三杯既尽,礼房张司吏捧上个红漆托盘,上头整齐迭着一身行头,一支文昌笔,还有一封银子。他满面笑容地高声道:

“大老爷赐诸位襕衫儒巾各一领,文昌笔一支,助你们再创佳绩。另有纹银五两为赴考盘缠!”

众生闻言大感惊喜,往年县试都是赐银二两的,今年怎么一下子涨了这么多?

忙一起离席拜谢。

卢知县笑着抬手让他们平身,煞有介事道:“十一年前,本官巡视福宝镇,在清源宫为本县求得一卦,曰‘文运待苏’。当时我就问主持道长,‘大师,那得等到什么时候呢?’”

“大师说,等十年!”卢知县提高声调,自豪道:“结果十年后,本县果然成为了蜀中邹鲁,蒙童皆能开卷,这正是文运大苏的迹象啊!”

“正所谓时也运也!”说着他一指众学子道:“你们赶上好时候了,一定要趁此运势,多考几个秀才回来!”

“是。”学生们倍感振奋,忙高声应道。

却又听个幕友模样的人兴奋说道:“哎呀东翁这一说,学生想起来了。我们今年的案首就姓苏啊!”

“嘶……”卢知县像是刚意识到一样,倒吸口冷气道:“还真是!”

曹县丞闻言一愣,心说这不是我的词儿吗?不禁暗骂两人无耻,但也只能附和着笑道:“是啊,是啊。”

苏录也心知肚明,这又是县太爷和尤幕友在联手炒作。

为了给自己造名声,两位大哥也是拼了……

待苏录代表众学子向老父母敬酒后,卢知县便与众佐贰退席了。

众同窗又一起向苏案首父子敬酒。

苏有才因儿子尚未及冠,所敬之酒皆由他代饮,离衙时已脚步踉跄。

苏录搀扶着父亲走出县衙大门,便见八字墙上已经贴出了长案,上头是县试录取的五十人名单。

虽然考生本人都已经知道自己取中与否了,但还是有很多老百姓在围着长案看热闹。

“儿啊……”走过长案时,苏有才使劲揽着儿子肩头,舌僵语迟道:“爹,终于过了……”

“恭喜父亲。”苏录尽力支撑着苏有才的分量,丫喝了酒死沉死沉的。

“你年少才高,只道此关易过。”苏有才感慨万千道:“可这一步,爹从弱冠磨到年近不惑,足足二十载啊……”

“可见苦心人,天不负。”苏录轻声道。

“我不谢老天爷,我只谢你一个!”苏有才却使劲摇头道。

“呸呸,快别这么说,还有一个来月就州试了。”苏录赶紧道:“父亲还得求老天爷保佑,莫再似县试般惊险。”

“那好吧,老天爷,我谢谢你。”苏有才点点头,却又大笑道:“给了我这么个好儿子!”

“是两个。”苏录提醒他。

“对对,是两个,就是那小子整天不露头,”苏有才点点头,有些不爽道:“今天又没看见他。”

“二哥和大哥,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为父亲祈福呢。”苏录虽然不知道春哥儿夏哥儿在搞什么名堂,但大致也猜到了他们的意图了。

“好吧,就当他如此吧。”苏有才大度地一挥手。


上一章  |  状元郎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