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是反恐,但其中美联邦还是搞得代理人战争。
只不过把以前是明面上支持某个联邦内的党派,变成了暗地里支持某些联邦内的地下组织。
如某个联邦的政权是反对美联邦的。
以前与苏维埃联邦争霸时,是各自支持一边。
而现在苏维埃联邦没了。
没有了直接插手的理由,而随着反恐时代开始,越来越多的恐怖组织层出不穷。
也就给了美联邦挑选的机会。
既然无法明面上插手。
那就暗地里支持一些各国联邦中的组织,这样让他们自己混乱起来。
当混乱到一定程度。
就必须求到美联邦出手了,借此就可以正大光明地插手。
而且好处也不少。
以前需要跟苏维埃联邦纠缠,现在只需要给点钱和武器,他们自己就打起来了,简直太符合美联邦的利益了。
当然。
也不是所有组织都会听从美联邦的摆布。
一些反复无常的组织,一边骗取着美联邦的资金,一边反对着美联邦。
当被美联邦打击到一定程度后。
态度又开始变得亲近美联邦了,而对于这样的组织,美联邦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不过砸钱是最简单的。
如果砸钱能消停一段时间,美联邦并不吝啬砸钱。
所以就会看到很多组织被打击到一定程度后,销声匿迹,直到过了很长时间,又满血复活了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美联邦在战争中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而获得的资金又投入了军工,长年累月下来形成了一条闭环的利益链。
导致战争迟迟难以结束,而无法结束战争,就会催生出更多的难民和组织。
这些都是关联在一起的。
如果单从一方面看,只会窥见一斑,但是当深究下去,会发现这是一张没有尽头的大网,而这个大网笼罩中东以及欧洲的头上。
丁杰这边在直播间内,跟直播间的水友一起看着更新公告。
游戏论坛内也是聊得热火朝天。
许多蓝星网友们猜测着后续的发展,因为按照这种情况,阿富汗联邦和伊拉克联邦怕是几十年内都站不起来了。
甚至有些蓝星玩家将自己收集的数据输入光子超算内。
让光子超算推演结果。
但是无论推演什么样的结果,这些蓝星玩家得到的结果都是大同小异,毕竟阿富汗联邦和伊拉克联邦的势力太弱了,体量也太小了。
被摧枯拉朽的这么摧毁之后,凭借看他们的国力,很难恢复过来。
而美联邦的资助文全都用于军事资助。
简直就是恶性循环。
在许多蓝星玩家的推演结果中,几乎不出意料的,阿富汗联邦在美联邦占领两三年后就开始爆发大规模叛乱,伊拉克联邦同样如此。
美联邦这边就陷入了东奔西走的镇压叛乱的过程。
看这情况。
许多蓝星玩家,不由得想复刻华夏系列里面,王朝末年振臂一呼起义的过程。
随后研究着怎么成为阿富汗联邦或者伊拉克联邦的太祖。
一时间。
倒是引发了一波不小的热潮。
关于2003版本的dlc,讨论一直持续着。
另一边。
几天后。
方明的直播间内。
此时。
方明这边正穿着一身越南联邦的军绿色战斗服,带着几名共和国的士兵,以及10多名越南联邦的老兵穿梭在丛林里。
湿热的雨季丛林,到处都是泥泞不堪。
众人的身上也被汗水浸透,军绿色的战斗服紧紧贴在身上。
旁边。
一个用着越南口音,说着有些别扭的共和国语言的越南老兵说道:
“方队长。”
“前面就是美军士兵活动的地方了,我们得小心。”
方明点点头,开口说道:
“放心吧。”
“我跟他们打过交道。”
方明说的是在半岛上的战争,对于他这边来说,才过去一个多月。
但是游戏剧情里已经是10多年了。
周围的越南老兵听到方明的话,也不由得肃然起敬,认为方明是参加过半岛战争的老兵。
方明这边指挥着共和国的几名士兵,每人带着两三名越南老兵分散开来。
自己这边也带着三人隐蔽探查。
天空中不知何时下起了雨,浙沥沥的。
倒是帮助他们更好地隐蔽。
而通过丛林中的树叶,观察着美联邦基地的方明,看着基地中的美联邦士兵,不由得跟直播间的蓝星网友吐槽道:
“这群家伙,压根也没什么变化啊。”
直播间内的蓝星网友,同样通过方明的视角,看到了里面的美联邦士兵。
不由得点点头。
确实。
在半岛战争时期的美联邦士兵,冬天或者雨天就是缩在帐篷里喝着咖啡。
而现在都已经是1965年的时间线了。
距离半岛战争过去10多年了。
美联邦这些大兵的习惯,还是一点没变。
外面下着浙浙沥沥的小雨。
那些美联邦的士兵全都放松下来,躲在帐篷里喝着咖啡,打着牌。
这时。
空气中突然传来一丝微弱的声音,方明抬起手,周围几名越南老兵的呼吸都屏住了。
几秒钟后。
方明低声道:
“是美联邦的装甲车,躲好了。”
众人趴伏得更低。
很快。
几辆装满土兵的装甲车就开回了营地,看到这种情况方明这边也明了过来:
“是美联邦的侦察队。”
“估计是要为大规模行动做准备了。”
这些都是在半岛战场上经过无数次战斗,总结出来的经验。
对于方明和蓝星玩家这边习以为常。
但是对于越南联邦这些本地士兵来说,只有惊为天人,神色和语气中都不由得带上了一丝崇敬。
这就是共和国士兵的实力和经验吗,简直太厉害了。
旁边的越南老兵语气崇敬中带着一丝担忧:
“这样的话”
“那应该是针对我们基地来的。”
闻言。
周围几名越南老兵的神色也不太好看。
毕竟这个美联邦的基地附近,就他们一个隐蔽据点,如今美联邦连续派人侦查,加之方明那句要‘大规模行动准备”。
难道他们的基地暴露了?
或许是察觉了几名越南联邦老兵的担忧,方明这边说道:
“不至于。”
“应该只是通过分析,初步锁定大概范围了。”
“先撤。”
方明这边带人撤了回来。
不撤回来也不行,毕竟除了他就带了三人。
直播间还有蓝星的水友鼓动着方明进攻。
方明想都没想。
四个人进攻美联邦的一个营地,这得喝了多少啊。
方明这边回到营地后。
则是跟基地的负责人上报了这事,让越南联邦这边的基地有些准备,至于其他的则是没再去管。
要不是现在没事干,方明也不会跑来体验越南联邦这边的剧情。
毕竟这些家伙已经被时间线快一些的玩家确认了。
共和国这边暗中援助了十年,结果战争一结束,转头就被苏维埃联邦三言两句忽悠地进攻共和国。
想想也是有根源的。
毕竟从汉朝时期开始,这边就反复无常。
所以对于这边的战争,方明也没有太上心,只是体验一下。
因为于锋那边马上就又要开播了。
上次直播的总结,让一些蓝星玩家填充后,变成了一个‘地球编年史’,里面的内容很详细。
包括世界阵营动态,以及大事件等等。
所以于锋的下次直播,自然被许多蓝星玩家期待起来。
而今天。
也就是正好过了一周的时间。
也到了于锋那边再次爆料的日子。
方明这边也是听到于锋上次说共和国这边援助越南联邦,才跑过来体验的,但是对于知道结果的方明来说。
并不用太上心。
毕竟就算帮助他们赶跑了美联邦的部队,也会被转头咬上一口。
所以只要过过剧情就好了。
外面越南联邦的基地怎么安排,方明这边暂时没管。
而是切出了游戏。
打开了天鲨直播平台的分区页,进入了冷战阴云分区,点进了于锋的直播间。
此时。
于锋的直播间内。
画面中。
于锋正坐在办公室内整理情报,此时办公桌上的情报,相比于上次直播爆料时,厚了不止两倍。
显然这段时间内,于锋这边也收集了不少情报,随着时间来到约定的时间,于锋这边拿出了一叠情报,开口说道:
“又到了每周爆料的时间。”
“本期收集的信息和情报,是1965年到1970年这5年时间的。”
“由于许多玩家给出了隐秘情报。”
“所以这次爆料也会更加详细。”
“对于‘地球”内局势的分析也会更明了,同时这5年时间里面,地球内阵营变幻也是异常的大。”
“从苏维埃联邦与共和国决裂,即将爆发战争。”
“到美联邦扛不住压力战略收缩,转攻为守。”
“可以说是精彩纷呈。”
“这次就好好说一说。”
话音落下。
直播间内飘着各种礼物。
方明这边也刷了一个。
他也想看看这次能爆料什么。
其实这种情报。
随着蓝星玩家们越来越多,自己也能收集,了解。
但是自己收集了解。
总归是麻烦,没有别人整理好之后讲解来得快。
于锋这边看着手中的情报说道:
“还是老规矩,先来苏维埃联邦的吧。”
“上一次结束的时候说过了,苏维埃联邦政权上任了一个新的执政者。”
“从1965年的事情来看,这个新的执政者看上去是个保守派。”
“但实际上大错特错。”
“所有人都低估了这位执政者。”
“首先就是1965年这段时间,因为共和国与苏维埃联邦的关系恶化,甚至决裂边缘,但总归没有走到武力斗争的地步。”
“加之推行‘缓和战略”,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保守派。”
“但实际上。”
“在真正执行者‘缓和战略”后,却变成了加强军事扩张的战略。”
“尤其是对于东欧的控制。”
“镇压波兰,东帝国等多个卫星国的国内行动。”
“短短一年时间。”
“就极大地巩固了对于东欧地区,苏维埃卫星国的控制。”
“同时。”
“在这一年,苏维埃联邦这边还与印联邦签订了军事援助协议。”
“而这么做的目的。”
“自然是为了遏制共和国,同时也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援助印联邦,渗透至东南亚地区。”
“因为苏维埃联邦这边与东南亚地区,始终隔着一个共和国。”
“有共和国在中间隔着。”
“那些地区自然不敢造次,但是如果有另一条链接他们的信道呢?”
“东南亚地区小国众多。”
“想要对抗共和国必须要国土面积和人口的基数在那。”
“否则就是送菜。”
“而符合这个条件,由于共和国有明面纠纷的印联邦,自然是首选的。”
闻言。
直播间内的蓝星网友也不少人反应过来,竟然是这样。
而方明这边也若有所思。
如果是这样,倒是说得通了。
他就说越南联邦到底是怎么敢的呢,被打了两千来年,不清楚共和国的底蕴吗?
单靠苏维埃联邦忽悠,也不能这么傻吧。
现在一看。
这是在东南亚这边,还有盟友啊。
想着有苏维埃联邦扶持的印联邦以及一众国家托底,才敢在短短几年后,就反咬共和国一口吧。
毕竟按照情况看。
周边被苏维埃联邦扶持的联邦和国家可不少,尤其是印联邦的国力也不弱。
这样的话。
他们进攻共和国也有底气啊。
只是他们没想到周边联邦和国家压根不敢动手,或者支持他们吧。
于锋这边继续说着:
“这还仅仅只是1965年这一年。”
“到了1966年。”
“苏维埃联邦这边与共和国,双方开始公开批评对面,甚至两方都在边境开始屯兵,驻军。”
“而苏维埃联邦在与共和国暗流涌动的时候。”
“对于美联邦也是逐渐减少锰、铬等战略资源出口。”
“企图用这种方式,卡断美联邦的军工产业链。”
“同时苏维埃联邦国内的军工产业,在1966年已经飙升到了所有工业占比的40。”
“也就是说每生产10吨的钢,有4吨是拿来造武器装备的。”
“到了此时。”
“所有人才明白过来,这哪是什么‘缓和战略”啊。”
“这是要搞波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