宙斯小说网 >> 真君驾到 >> 目录 >> 第104章 且放胆,且拔刀

第104章 且放胆,且拔刀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7日  作者:阎ZK  分类: 历史 | 架空历史 | 阎ZK | 真君驾到 

周衍本来正在百无聊赖地等待着,见有人来打招呼,倒也乐得解闷,只是没有想到,那位看上去雍容的老者,开口就是询问自己腰间那一缕琴弦。

周衍打量着这三人组,雍容老者坐着,旁边两个站着。

桌子上摆放着三五样点心水果。

周衍回答道:“是我在长安城不远处,偶然遇到一位乐师朋友,他给我弹了几首曲子,然后把这一根琴弦送给我的,这琴弦有灵性,我倒是很喜欢。”

乐师吗?

雍容老者脸上的神色复杂,安静了下,询问道:“那……那位乐师,他还好吗?”

周衍回答:“我再没有见过他。”

老者道:“那我可以看看这一根琴弦吗?”

周衍摘下来,递过去。

一时间就安静下来了,周衍大喇喇坐下来,让那面白无须的老人有些吃惊,下意识就想要阻拦,雍容老者倒是不怎么在乎,还能笑着招呼周衍吃东西。

“来,来,吃点,后生。”

“我这老东西,老了,吃不得太多。”

周衍毫不客气地吃点心。

味道极好!

周衍直接把这些美食的记忆记录下来,下一次就可以尝试运转灶王神通来做了。

这雍容老者,正是大唐曾经最鼎盛的帝皇,李隆基。

知道卧佛寺,每年十一月份的时候有长生法会,香火鼎盛,人来人往的很是热闹,干脆带了陈玄礼,高力士,来这卧佛寺里散散心。

却没曾想,听到了故人的琴弦。

雷海青入乐师之时,演奏的正是《霓裳羽衣曲》,堪为一时之绝,此刻老者看着故人的琴弦,想到了那个面容黧黑却各种器乐都通晓的乐师,又想到了那位女子。

心中悲伤之痛,犹如刀锋切过。

那面白无须的侍从正是高力士,他还打算说什么,却是眼尖,一瞬间瞥见了周衍背在背后的法剑,不知为什么,觉得自己的脸有点痛,好像某一日曾经被这把剑抽过脸。

再仔细一看,看到了少年身上的道袍,隐隐有霞光云气。

“李太白的剑,餐霞楼道袍?”

“是李青莲的弟子?”

“道门游侠?”

高力士本想要呵斥这少年起来,但是看着这把剑,过去的某些记忆让他下意识止步了。

一时间安静,周衍吃点心,看着卧佛寺,寺庙里面,香火鼎盛,佛门禅唱的声音,混合着器乐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韵,周衍看着这地方,佛门光华和人们的香火气,把什么都遮掩住了。

他的道行,眼睛看不穿。

周衍现在的时间只剩下二十二个时辰。

如果不能够解决此地的大妖,或者说,找到沈沧溟所说的那一枚破境丹药,那么,不等这法会结束,周某人也要变成一张人皮,不过,他倒是还有空闲思考。

血肉被吞噬,魂魄还在的话,会不会直接转正成山神?

但是,这般妖孽,怕不是连带着魂魄血肉一起吃下肚去了吧?

周衍手指敲击桌子,听着佛门禅唱声,心境却也平和洒脱。

不然呢?

难道要哭吗?

此刻,沈沧溟独自潜入寺庙之中,寻其故人;而敖玄涛则是奉令,去了这一座山附近的水系里面,敖玄涛有三百年道行,天生龙种,体魄强横,但是终究还没有化蛟。

想要调动此地的水系力量,需要提前过去准备。

想要一道敕令,万水从服,那可不是此刻还没有化蛟成功的蛟蟒能做到的了,时间不紧不慢地往前走,周衍只能按着刀,蛰伏等待。

李隆基看完了琴弦,递给周衍。

周衍接过,将琴弦重新佩戴,老迈的皇帝看着香火鼎盛的北寺,道:“无论如何,长安城已经重新平定下来,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大唐终究还会回到顶峰。”

“年轻人,你说呢?”

周衍想了想自己那个世界的唐代历史。

回答道:“……难说。”

李隆基哽住。

高力士急切,叫道:“你,你,你这孩子,怎么这般不会说话?”

周衍吃点心:“那我不说了。”

李隆基安静了一会儿,道:“毕竟如今乱世未定,小郎君你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但是,圣人还在,那位三郎圣人,已做过了五十年太平天子。”

周衍疑惑:“现在圣人不是他儿子吗?”

陈玄礼握着刀的手指松了松。

觉得眼前这少年道长,话有点多。

这一下直戳了李隆基的心口,高力士面色发白。

李隆基却大笑:“哈哈哈,说的是,说的是,老头子我活得时间太长了,一时间还觉得,是三郎圣人的时代,倒也是忘记了,人都会老,老了的时候,总得要给年轻人让位置。”

“不过,你觉得如今这年轻的圣人,和当年的三郎比。”

“谁更像是个皇帝?”

周衍觉得不对劲,他打量着这三人组。

站在老者背后那汉子极高大健壮,腰间一把佩刀,虽然是穿着常服,却隐隐然给人一种披甲巍峨的感觉,这种气质,周衍只在沈沧溟,李镇岳身上见到过。

而前面一位老者,习惯性地弯腰,脸上没有胡须。

周衍有所猜测,目光微阖,法力流转,双瞳内,倒影出了这雍容老者,身上气机已经衰败了,似乎遭遇过巨大的创伤,但是那一团紫气,仍旧纯粹无比。

他知道眼前这雍容老者是谁了。

唐玄宗,李隆基。

即便是整个炎黄历史上,都足以被称道的帝皇。

而李隆基则是看着这一身道袍,背剑佩刀的年轻道长。

双目紫气流转。

看到了周衍身上,丝丝缕缕的山神气运,还有那一缕和他有关联的气息,在李隆基的眼瞳内部组成了一个古老繁复的文字。

李隆基怔住。

泰山公?!

一时间,这一老一少都沉默了下来。

看着对面,李隆基第一时间怀疑是泰山公,但是旋即就打消了这个猜测,泰山公在他泰山封禅的时候,成功成就一品,却也和人道气运,联系太深。

安史之乱,硬生生让泰山公遭遇巨大反噬。

身死道消,道果不存。

那么,这年轻人,是得到泰山公一枚道果的人?

可若是如此的话,他的实力又未免太弱了些,这样的道行,不要说是抢夺到泰山公的道果,就连承载都是无法做到的。

难道说,是泰山公最后一缕灵性所化?

故意拦截在此,来此询问喝骂么?

李隆基神色复杂,叹了口气,端起茶来喝茶,道:“那么,道长觉得,那位三郎圣人究竟如何?”

高力士注意到了李隆基改变了称呼。

周衍思考了下,看向高力士,道:“我可以说脏话吗?”

高力士几乎着急地跳起来:“你,小道长,你不要开玩笑了,这,长者为大,你怎么能对一位年长你这么多岁数的老者说,说这样的话?”

周衍把点心扔到嘴巴里,道:“那我不说了。”

李隆基看着周衍,道:“说吧。”

周衍想了想,道:

“活太长了。”

四字评语!

犹如天打雷劈。

高力士的脸庞都白了。

这一瞬间,这位位高权重的老宦官,差一点将宫中骂人的话都说出来了,脑子里兜兜转转的只剩下了一个念头,难怪,难怪——

难怪能背着李太白的剑。

就只是这一句话。

比他还狂!

李隆基怔住,旋即放声大笑,笑得痛快,这一瞬间,李隆基像是看到了泰山公,他问周衍,却似在问自己,问那位泰山公,道:“那他若是,早死十几二十年如何?”

周衍想了想,回答道:

“千古一帝。”

李隆基笑声渐休止,拈着茶盏,道:“是啊,李三郎对得住大唐,但是,李隆基,对不起李三郎啊……”他饮茶的时候,却像是在饮酒,眼底深处,无限落寞。

那边佛寺晨钟炸响,声音极洪亮,周衍提起刀迈步走向寺庙,香客和僧人看到周衍,一身道袍,竟然来寺庙里,多少有些不伦不类。

周衍伸出手指,手指上的金纹,代表佛佑。

于是刚刚还拦他的人们,都脸上露出恭敬的神色,纷纷推开了道路,带着羡慕的神色,看着周衍走到了卧佛寺之中,一米多高的香插在硕大的香炉鼎里,香气朝着天空蔓延。

周衍看到寺庙角落,一位头发灰白的女子弯着腰,泪流满面地和一名年轻的僧人说话,但是僧人却神色平淡温和,似乎不记得眼前的人是自己的娘亲。

那女子满脸不敢置信:

“你,你爹去世,你都不能回去?”

僧人双手合十:“女施主,贫僧已是出家人。”

他的脸上神色温和清淡,双目没有半点的伤心:

“凡尘种种,皆是过往。”

“法会要开启了,恕贫僧不能久留。”

女人脸上神色仓惶悲伤,周围的人们都恭贺她的儿子,真正顿悟了佛法,出家离尘,可她却想到了那个拉着自己的袖口说,满脸笑容的孩子,说要好好孝顺他们。

灾年的时候,说把他卖到寺庙里面,换点粮食。

女人看着不认得自己的儿子,喊他的乳名。

僧人脚步没有丝毫的停顿。

他自始至终没有回头。

女人嚎啕大哭。

周围一片,都是恭贺声。

周衍敛了敛眸,看到那年轻僧人眉心有一道金色纹路,知道那皮囊已经空了,他看到这长生经法会,已经到了刻录长生禄位的地步。

诸佛赐福。

有好多才八九岁的孩子,在父母爹娘鼓励的目光中,带着期待,跪在佛像前,僧人拿出赐福之物,正是那金色的粉末,周衍的神色凝固。

他是要在这里,等待着沈沧溟才对。

可他也明白,这些金色粉末其实是金蝉虫卵,一旦抹在这些孩子的额头眉心,十二个时辰,这些孩子就会变成一张人皮,周衍自己有修为道行,才能支撑一段时间。

这些孩子,毫无抵抗之力。

周衍定定看着这一幕,到底是蛰伏潜藏,亦或者……

雷瀚文跪在蒲团上,想着家里躺在床榻上的母亲,有兴奋和期待:“娘亲,我就要被佛赐福了,等我成了大和尚,家里就能有米面吃了。”

“当了和尚,就有白面馍馍吃。”

他闭着眼睛,等待那僧人沾了金粉的手指朝着自己递过来,刚刚那个灰白头发的女人忽然尖声地拉过来,想要拉开这些孩子,被僧人们直接推倒在地。

那头发灰白了的老女人只是哭嚎:

“不要,不要进去!”

雷瀚文忽然觉得有些害怕,可是大和尚的手很有力气,死死抓住他,他想要回去找到娘,但是动弹不得,只看到了僧人俯瞰着自己,手指并起,朝着眉心点下来,

僧人双目幽深,忽然——

一只小小的金蝉从僧人的左眼哐爬出来,震动了下翅膀,从右眼眶爬进去了,雷瀚文神色凝固,脸色煞白,尖叫起来,却已迟了,那手指即将落下的时候。

森然的刀鸣升起了,僧人的手腕直接飞出去,道袍在风中翻卷,下一刻,刀锋上炸开了烈焰,直接扫过这里,将所有的金色粉尘都焚尽。

轰!!!!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那持刀的少年道人身上。


上一章  |  真君驾到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