宙斯小说网 >> 1984:从破产川菜馆开始 >> 目录 >> 第194章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6k二合一)

第194章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6k二合一)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5日  作者:轻语江湖  分类: 都市 | 都市生活 | 轻语江湖 | 1984:从破产川菜馆开始 
小王从香江来,祖籍是广东的,1980年第一次在东南亚打自由搏击就得了亚军,后因伤退役去上班。

这次随钱总回国谈生意和寻亲,秘书是兼任的,主要负责他的安全,以及做一部分的翻译工作。

在广东地区和普通话普及度相对高的杭城,他这个翻译还是比较灵光的。

但自从来了四川后……

四川话实在是太无法无天了啊!

校长在学校操场演讲都不说普通话的吗?

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毫无违和感!

到了嘉州后,他发现嘉州话比四川话还难懂!

他从活泼开朗的秘书,渐渐变得沉默寡言。

四川话听不太懂,但四川的东西好吃啊!

特别是从杭城转到四川后,竟是让他有种步入美食天堂的感觉。

他本来还担心来了四川后,菊花难保。

但实际体验比他预想的好太多了,遍地美味,甚至连厂食堂的饭菜都是如此美味。

尤其是今天这家开在乡镇上的小饭店,更是让他震惊无比。

年纪轻轻的厨师,竟然把每一道菜都烹饪地如此美味,他埋头干饭,就着麻婆豆腐,吃了整整五碗饭。

他本来以为那已经是美味的极致。

直到周砚去请来了他的师父,做了一盆临江鳝丝。

把老板再次吃哭就不说了,连他都吃了都想哭。

太美味了!

鳝鱼在广东地区的做法,比较有名的做法是啫啫黄鳝煲,在香江的时候常去一家粤菜小馆子吃,酱香浓郁,鳝爽肉滑,味鲜不腥。

和这临江鳝丝的做法完全不同,各具风味。

但不得不说,这鳝丝鲜爽麻辣,一筷子满满都是鳝肉,不用吐骨,就像嗦面条一样,确实太爽了。

最绝的还是最后这一盆拉面,直接倒进剩下的鳝丝汤里拌面,等汤汁略微吸收后,各自盛入碗中。

吸饱了汤汁的拉面,筋道爽滑,麻辣鲜爽,胜过他以往吃过的任何一碗面。

而这,仅仅只是用剩菜拌的!

四川人还是太懂吃了。

而看钱总吃了这临江鳝丝后的表现,这次的寻亲之旅,大概率是稳了。

别人或许不知道,但他是陪着去了杭城祭祖的。

在杭城祭祖,钱总可谓是拿足了跨国公司大老板的派头,走哪都是挺直了腰杆,钱包开道,把父亲牌位请进了祠堂。

哪像今天,都吃哭两回了。

母亲在钱总心中的地位,显然更为特殊一些。

钱总待人虽和气,但总给人一种疏离感,一般不会和别人走的太近,更别说和陌生的一家人一同用餐的情况。

今天却坐在这里,和小饭店的一家人挤在八仙桌上一起吃饭,和林志强推杯换盏,吃的其乐融融,着实让人有些意外。

钱思远放下筷子,心满意足地舒了口气,带着三分酒意笑道:“我吃饭向来自律,讲究一个七分饱,我来中国后有两顿饭吃撑了,一顿是现在,另外一顿是中午。小周师傅和肖师傅的厨艺太精湛了,着实令我食欲大开。”

众人闻言都笑了。

别说是他了,在场的又有哪个没吃撑呢?

周砚是按每人三两下的面条,一大盆面和鳝丝吃的精光,肯定得吃撑几个的。

“小周师傅,感谢你的帮助,等我寻亲成功,再亲自来道谢。”钱思远起身,紧紧握住了周砚的手。

“不客气,举手之劳而已。”周砚微笑道,“希望钱先生能寻亲成功,找到母亲的故乡。”

“多谢。”钱思远点头,又看向了肖磊道:“肖师傅,明天早上,我到哪里接你?”

肖磊说道:“明天早上八点半点,我在供销社门口等你们。”

“好,那我便先回嘉州宾馆了。”钱思远说道,从小王手中接过钱包,掏出两迭大团结递向肖磊和周砚,“今天多有叨扰,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作为辛苦费,还请两位师傅收下。”

肖磊抬手推了回去,表情严肃地摇头道:“助人为乐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我们帮你不是为了钱,是看在你万里寻亲的这份情。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所以你母亲始终惦念着故乡。

你出生于美国,但身上流淌着中国的血脉,认祖归宗是好事,从此以后,无论你在哪里,至少知道自己的故乡在哪,根在哪。”

“师父说得对。”周砚点头,肖师当过厨师长,说话还是有水平。

而且,他有着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

钱思远捏着钱的手垂下,冲着肖磊鞠了一躬,有些惭愧道:“是我浅薄了。”

“伯伯,这画送你!”周沫沫溜下凳子,从一旁拿了下午画的画过来,递给钱思远,笑眯眯道:“莫要哭要开心哦!”

“好,谢谢你。”钱思远笑着接过画,手在口袋里摸了又摸,都没找到合适的东西,最后把手里那迭大团结递给了周沫沫,“在国外,大画家的画都是要花钱买的,你画的那么好,就当是伯伯买下你的第一幅画好不好?”

赵嬢嬢眉梢一挑,啥子就能卖钱了?那厚厚一迭大团结,少说也有两百块!

周沫沫看着那迭钱,后退半步,摆了摆手道:“我不要钱钱!我也是乐于助人的乖乖”

钱思远捏着一迭大团结笑了,这是他来了中国后,头一回拿出钱送不出去的。

“好,那下回来,我给你回个礼。”钱思远笑着点头,把钱和画一并递给小王,叮嘱道:“收好,不要折了。”

“好的,钱总。”小王小心接过,打开公文包把这幅画夹在了文件夹里。

林志强把钱思远送出门。

嘉州宾馆的车已经停在门口。

“林厂长,今天多谢你引荐,耽误你半天时间陪我,实在过意不去。”钱思远看着林志强道:“合作的事情,我回去会认真考虑的,不管最后生意成不成,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能和钱先生成为朋友,是我的荣幸。”林志强微笑道。

“今天中午我说的不是玩笑之言,如果有一天你想自己出来创业,可以来找我聊聊,只要项目合适,我一定给你投资。”钱思远认真道:“你这个人,我觉得靠谱。”

林志强点头:“好,我会记着钱先生的话,如果有那一天,需要投资的话,我会优先考虑钱先生。”

钱思远上车离开。

林志强目送车子远去。

“林叔,合作成了吗?”周砚站在背后笑问道。

“还不好说呢,不过看起来比中午吃饭前有希望。”林志强转过身来,看着周砚笑道:“还得谢谢你和肖师傅,给钱先生帮了大忙。”

“应该的,临江镇上都姓孔,说不定和我师爷还沾亲带故的,该帮还得帮。”周砚笑着说道。

想到那迭大团结,他还有点心痛。

他的钱虽然不是大风刮来的,但很像大风刮走的。

当然,换成是他,这钱多半也不会收。

“行,那我就先回去了,今天旷工陪了一天客户,得回去给厂长一个交代。”林志强伸手拍了拍周砚的手臂,“回头请你吃饭。”

“吃饭肯定我请啊,哪有比店里更方便的。”周砚笑道,他可不想上门去做饭给自己吃。

“那我也回去了。”肖磊走了出来,和周砚说道,“你这面条做的硬是不错,相当筋道爽滑,比面条厂机器压的好吃。”

“喜欢吃,随时来吃早餐嘛,面条管够。”周砚笑着说道。

肖磊看着他,不经意问道:“你跟谁学的做拉面啊?我记得我从来没教过你白案吧?”

周砚面上的笑容一僵,很快又一本正经道:“我从一本地摊上买的菜谱上学的,山西拉面的做法,和我们四川的面条是有比较大的区别。

前段时间生意不好,我就天天在店里面练拉面,面粉都用了好几袋,才练出这一手拉面的绝活,靠着面条把生意做下来的嘛。”

“山西拉面的做法啊,难怪。”肖磊若有所思的点头,很快又盯住了他,眉头微皱:“你娃娃有点怪哦,我教你那么多菜,你没几个学得好,你自己出来干,倒像是开了窍,翻翻菜谱都能把菜做的有模有样了?”

“师父,那你就说错了。”周砚正色道:“没有在厂食堂学厨两年半打下的好基础,没有你的谆谆教诲和苦心栽培,哪有我的厚积薄发。这一切,都是因为我有一个好师父。有你,是我的幸运。”

“哎呦,莫要讲了,老子鸡皮疙瘩都要起来咯!”肖磊连连摆手,一脸嫌弃,嘴角却怎么都压不住。

“我讲的都是真心实意的话,我们孔派一脉,就是靠师父你这样的良师来传承的。”周砚一脸认真道:“你放心,以后出去,我肯定不得乱说你是我师父,就算是记者采访,我也会把嘴巴缝死,不透露半句师门,不给你丢脸。”

肖磊不笑了,略显尴尬的咳了两声:“这个……那个……其实也没得关系,我们孔派是正儿八经的师门,下回再接受采访,你就大大方方说嘛。

比如讲讲你学厨的经历,怎么跟着我学艺,从我这里学到什么优秀的品质,这样才显得人物比较饱满嘛。”

“这样啊?”周砚摸着下巴,“我记得师父以前不是这样说的吧?”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肖磊笑道:“就你刚开饭店时候的厨艺,那简直是糟蹋食材,整个厨房,除了那两根黄瓜死得不冤,其他菜都白活了。”

周砚闻言也笑了,还得是师父啊,门清!

“走咯,我要回去给你师娘做晚饭。”肖磊招呼了一声。

“要不要整点卤肉回去给师娘吃嘛?”周砚问道他,老周同志正在把卤肉和卤素菜搬到小桌上摆着。

肖磊脚步一顿,看向了一旁的卤素菜:“卤肉不要,整点卤素菜嘛,你师娘就喜欢吃卤腐竹和豆干,再整点藕和土豆,回去我菜都不用炒了。”

“要得。”周砚拿了两个油纸包,腐竹和豆干装一包,土豆和藕装一包,递给肖磊。

“好多钱?”肖磊已经把钱包掏出来了。

“就当是救急费嘛,下回我还喊你。”周砚理直气壮道。

“那我走了。”肖磊把钱包塞回兜里,提上卤素菜,骑着车走了。

周砚笑着转回后厨,开始备菜,人情往来,就是这么个意思。

你帮我,我帮他,只有产生了羁绊,彼此的关系才会变得越来越密切。

周砚以前是个害怕麻烦别人,也怕别人来麻烦自己的人。

本身没有亲人,也没啥交心的朋友,只有几个室友关系处的还不错,偶偶聚一聚,平时一心扑在挣钱上。

这辈子,他有关心爱护他的父母和奶奶,有可爱的妹妹,还有一堆真心实意对他的亲人。

还有能为他辞职的师父,以及关系融洽的师门。

他的心态发生了一些变化。

好像这些事情也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麻烦。

这就是生活本身。

当他选择帮助别人的时候,他已经开始收获幸福感。

钱慢慢挣,日子慢悠悠过,还是相当舒适有趣的。

“锅锅,我来给你帮忙嘛”周沫沫屁颠颠跟着他进了厨房,搬了个小板凳过来,帮他撕莲花白。

小小的手抱着大大的莲花白,手一撕,一片莲花白叶子被她丢到旁边的木盆里,一撕一张,大小还多匀净,这活干的有模有样的。

这活也不白干,撕一个莲花白周砚给她开五分钱的工资。

一天能挣个一毛两毛的。

这计件工资不算低,就是她太小,撕起来有些费劲,一般撕一个就累了。

“这外国回来的老板硬是不一样哦,随手就掏几百块钱表示感谢。”赵嬢嬢进厨房来,看着周沫沫笑吟吟道:“幺女还是有骨气哦,那么多钱给你不要,在这里撕莲花白五分五分挣。”

“锅锅说,我们家里有,别人给的钱钱不要,要用双手创造财富。”周沫沫奶声奶气道,但表情还挺认真的。

“对,你锅锅说得对。”赵嬢嬢搬了个小板凳过来,在她旁边坐着干活,眼里全是笑意。

周砚脸上也带着笑,这话是他之前跟她说的,没想到小家伙真记住了。

女孩子要富养,不止是金钱上的富足,更是精神层面的强大和富足。

这样等她长大了,别人就别想三瓜两枣把她给骗走。

别的不说,至少不能比她哥差吧?

回头手里宽裕了,周砚也准备买辆嘉陵70,多带她出去兜兜风。

这年代,新款摩托车可是有钱人的象征。

小汽车还不能私人拥有呢。

八十年代就能坐上嘉陵70兜风,以后那些炸街黄毛她哪看得上。

“你说他能找到亲人吗?”赵嬢嬢抬头看着周砚问道。

“我觉得几率挺大的,要真是临江的人,不少老辈子都还在,有名有姓,肯定问得到。”周砚笑着说道。

“有道理。”赵嬢嬢点头,带着几分感慨:“看他的样子,这件事对他来说应该很重要,希望他能如愿吧,万里寻亲,也是不容易。”

“啧,自己去干临江鳝丝,让我在家干点卤素菜,石头啊石头,你长本事了啊?”马冬梅叉着腰站在厨房门口,看着厨房里的肖磊啧啧道。

“你就说这卤素菜好不好吃嘛?”肖磊手里锅铲不停,笑着回头道:“再说了,我不是还给你炒个油渣莲白嘛,有荤有素,有滋有味,够可以了噻。”

“这真是周砚卤的啊?”马冬梅又往嘴里塞了块豆干,“这素菜卤的好香哦!豆干比鸡蛋干还嫩,腐竹比肉还香,藕又脆又香,我就喜欢吃厚切的藕,土豆也好吃。”

肖磊笑道:“周砚家传的手艺,跟他奶奶学的,当年的张记卤味你可能不太晓得,我师父吃了都说好,多少年了都念念不忘。”

“真好,这娃娃的事业也算是走上正轨了,之前我还一直担心他的饭店亏本干不下去,欠了一屁股债不晓得啷个办。现在看他饭店开得红红火火,还上了杂志,我心头高兴得很。”马冬梅笑容中透着几分感慨。

“他还是懂事,知耻而后勇,这段时间比在食堂勤快的多,这才把手艺打磨出来了。”肖磊点头。

“那你明天要带那个美国人去临江?”马冬梅笑道:“肖师倒是两袖清风,几百块钱随手就推了。”

“本来就是去给周砚帮忙的,哪有收钱的道理。再说了,他老娘姓孔,又是临江人,祖上还是做厨师的,指不定跟我师父有啥关系呢,我要是收了钱,到时候脸面往哪里放?”肖磊摇头。

“说得对,这种事情我们肯定是能帮就帮,收了钱反倒显得小人嘴脸。”马冬梅笑着点头。

肖磊把锅里的油渣莲白盛起,端着出了厨房,“来嘛,干饭。”

桌上除了两盘卤菜,还倒着两杯酒。

“整点?今天没得事,晚上早点睡。”马冬梅看着他笑盈盈地问道。

“整嘛。”肖磊笑着坐下,看了眼自己的面前那杯飘着半杯枸杞的药酒,轻叹了口气。

看来这又是个不眠之夜。

第二天一早上周砚心里都在惦念着这事。

任务进度条纹丝不动,看样子这事没有预告,只有最终结果。

直到临近中午营业结束,一辆轿车缓缓停在了饭店门口。

钱思远和肖磊下车,往店里走来。

“怎么样?找到了吗?”赵嬢嬢看到两人,忍不住问道。

“找到了!就是临江!我母亲就是临江的人!”钱思远点头,神情难掩激动之色。

“那可太好了!”赵嬢嬢眼睛一亮。

厨房里,周砚把锅里两份火爆猪肝盛起,心急火燎地端着两盘菜出门来,给客人把菜上了,上前看着两人道:“钱先生,真找到了?”

钱思远点头道:“对!肖师傅带着我问了许多老人,有一位老人知道我母亲,还找到了一位我母亲小时候的玩伴,也印证了这一点。”

“太好了!”周砚也是忍不住握拳,转而看向了肖磊,“师父,什么情况啊?”

肖磊笑着说道:“如果没有弄错的话,他的母亲有可能是你师爷的姐姐。我们打算在你这里吃个午饭,然后去嘉州找你师叔祖,让他来确认这件事。

现在孔家他是当家人,这个事要他来断,你师爷的几个孩子应该都没见过这位老姑。吃了饭,你要不要跟我们去嘉州见证一下这件事?”

“去!肯定去!”周砚果断点头。

这么大的热闹,谁不想去看看啊!

这么一说,师父太有远见了。

要真是师爷的姐姐,昨天那钱收了,他们以后在孔派都抬不起头来。

就连一旁的赵嬢嬢闻言都是眼睛一亮,显然八卦之魂也开始燃烧了。

“那你们点菜嘛,你们吃完,营业也就差不多结束。”周砚说了一声,便转身回后厨继续炒菜去了。

“我要点一份鱼香肉丝,一碗跷脚牛肉。”钱思远落座便开口道,“肖师傅,你想吃什么看着点吧。”

“那再要个麻婆豆腐和碎花牛肉嘛。”肖磊说道,看向旁边坐着的小王:“小王,你也点两个菜嘛。”

“对。”钱思远微微点头。

小王看着菜单认真思索了一会,道:“那我点个凉拌鸡和卤猪头肉吧。”

三人坐着等菜。

看得出来,钱思远今天的心情相当不错,脸上始终带着笑容。

今天早上,当他听到那位须发皆白的老人,点头说:“孔思敏啊?我晓得!怀风的姐姐嘛!”的时候,他脑子嗡嗡的。

几十年了,母亲念念不忘的故乡,终于给了他回响。

激动之情,难以言喻。

这片土地,似乎突然变得格外亲切。

钱思远缓和了一下心情,看着肖磊笑道:“肖师傅,小周的菜做的那么好吃,你这当师父的,厨艺定然更为老道熟练,做的菜应该更美味吧?”

肖磊闻言不动声色道:“中国有句老话,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我虽然比周砚多做了二十多年菜,但他做的有些菜已经比我好了,这说明他的天赋好,比如这道麻婆豆腐,我甚至都没有教过他,多半又是他自己从菜谱或者杂志上看着学的。”

“原来如此,那小周师傅确实厉害啊!这麻婆豆腐我昨天吃过,相当下饭。”钱思远若有所思的点头,赞叹道。

“对,特别好吃。”小王忍不住插了一嘴,表示认同。

说话间,周砚刚好端着麻婆豆腐和鱼香肉丝出来。

肖磊看着上桌的麻婆豆腐,身体不由微微前倾,不禁微微点头,然后抬头看着周砚,带着几分玩味的笑容道:“这麻婆豆腐一看就正宗,看来回头我还要向周师请教请教,这麻婆豆腐要怎么做哦。”


上一章  |  1984:从破产川菜馆开始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