宙斯小说网 >> 青君 >> 目录 >> 第46章 江大人,喜欢吗?

第46章 江大人,喜欢吗?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5日  作者:月下无美人  分类: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月下无美人 | 青君 
玉清寺在城北的青鞍山半腰,寺庙不大,香火却十分旺盛。

近来接连大雨,各处山路泥泞,可寺里上香的香客却依旧络绎不绝。小沙弥领着孟宁他们入内时,便见正殿里人头攒动,菩萨相前的蒲团添了许多,上面跪满了人。

“你们这寺中香火,都比得上京中大寺了。”李悟打量着四处。

那小沙弥摇摇头:“公子说笑了,寺里往年虽然也有香客,但不如今年,今年春尽日来的早,又赶上夏至在端阳前,所以前来的香众特别多。”

李悟疑惑:“夏至在端阳前怎么了?”

孟宁抱着牌位朝里走,目光落在那些求神拜佛的人身上,淡声说道:“民间有谚语,夏至端午前,必定是灾年,再加上春尽之后,附近州县就接连大雨,几乎不见晴日。”

见那李悟似乎还是不明白,她说道,

“李公子倒是不食人间烟火,蜀州往年算得上是粮产丰地,少见天灾,但今年却是连绵大雨,不久后就该麦收,之后的稻苗也该下种,若是雨再不停,今年定会欠收。”

种地看天,最怕干旱,人人都求个风调雨顺,可是这雨水太多了也是灾祸,那田地里水汪汪的一片,什么东西种下去都活不下来。

这寺中上香的人不像是别的寺庙,竟是些夫人女娘衣着精贵,反而大多朴素甚至破旧,鞋面也都不甚干净,那一张张风吹日晒的脸,加上刚才小沙弥的话,不用想也知道他们是什么身份。

“你怎么还懂这些?”李悟诧异侧目。

孟宁随口道:“以前闺中无聊时,看过农志和一些杂书。”

“孟大人还让你看这些?”

“不能看?”

“倒也不是……”

李悟喃喃说了句,京中那些官宦权贵对于府中女儿的教养极为看重,不少虽会启蒙读书,但多以开智为主,更多学的是诗词歌赋、掌家之能,谁家贵女在闺中时会看农志来打发时间的?

孟宁却没理会他,只朝着小沙弥说道:“小师父,我家中亲人之前来过你们寺中,替我父亲和兄长供过长明灯,我今日特意过来便是想要添盏灯油,替他们祈福,不知寺中供奉的地方在何处?”

小沙弥双手合十说道:“就在后面的千佛殿,里面辟了一间法堂,你们从此处绕过正殿,朝西走盏茶时间就能瞧见。”

“谢谢小师父。”

孟宁道谢之后,领着李家人一路朝里走。

似乎真的是因为前来上香的多是为求风调雨顺的,反而往后殿的香客没几个,等绕过正殿走到寺后,周围的人就逐渐少了起来,越靠近小沙弥说的千佛殿就越安静。

这玉清寺建寺多年,寺中榕树已有参天之相,途径树下时,树梢被风吹的飒飒作响,好不容易见晴的天也是阴了下来。

“又要下雨了…”李悟望了望天。

孟宁说道:“下雨于你这等贵人又无碍。”

李悟觉得她这话刺耳:“你未免太操心了,不过是多下了几日雨,你还真信那些民间谚言?”

孟宁轻声说道:“代代传下来的,总有那么些道理,而且一直大雨,淹了田地,粮食欠收也就罢了,就怕雨水成涝。”

“怕什么,朝中自会赈济……”

“谁赈济?”孟宁睇他,“陛下被软禁,陈王和左相争斗,朝中所有人的心思都在那皇位上,有谁能瞧得见百姓疾苦?你们李家?”

李悟被怼的一时无话可说。

云层似是被染了墨色,隐隐闷雷炸响。

孟宁没再理会李悟,径直朝前走到了千佛殿前,这殿靠着佛寺西边,外间只有两个打扫僧人,里面极为安静。

孟宁率先走了进去,李悟四周看了看,才点了身后两人:“你们两个跟我进去,其他人守在这里,仔细周围,别让人靠近。”

千佛殿中供奉着数尊佛像,侧边就是开辟出来单独存放长明灯的法堂。

法堂不算太大,除了门前,屋中三面都是高高的架子,上面摆放着无数灯盏,那燃烧着的烛火将本该昏暗的室内照得十分亮堂。

李悟跟随孟宁入内后,就见她将手中蒙着黑布的牌位放在一旁桌案上,然后径直走到灯架前。

“你来这里,该不会是真的来添什么灯油吧?”李悟忍不住问道。

“不行吗?”

孟宁找到了寺中备着的油盏,手中提着,站在灯架前目光巡着所有的长明灯,“府中有亡人,逝者难安息,不多祭拜祭拜添几盏灯油,我怕他们会变成恶鬼从黄泉爬上来索命。”

李悟眉心拧紧:“孟宁,我不是在跟你开玩笑……”

“我也没跟你玩笑。”

孟宁指尖轻点着,似是在找什么,片刻后,她目光落在其中一盏长明灯上,移步到了近前。

架子上挂着的铜签一半已经被烟火熏黑,她拿着挑了挑灯芯,让那灯盏燃的更旺后,这才将里面已经空了许多的灯油添满。

“李三公子家里没有枉死过人,不曾见至亲倒在身前,不曾见满府血流成河,头颅滚落遍地,自然不懂得夜夜梦魇,哪怕不信神佛也愿虔诚三分,只盼至亲早日能瞑目安息。”

她以前是不信神佛的,现在也不信,可某些时候,她愿意去敬。

李悟皱眉看着孟宁:“你是在替孟家叫屈?”

“叫不得吗?”

孟宁将油盏放在灯旁,那烛火旺盛时,整个灯架上如同多了一层水幕,让人瞧不清楚她眉眼,而话音却是一转说起了别的,

“你可知道当日应钟为何会不惜自尽,也要当街说那番话?”

李悟神色微顿,隐约猜到她要说什么。

孟宁轻笑:“因为当年肃安公将他捡回去的地方,不是在乱葬岗,而是在寺庙,他藏在肃安公替他夫人点长明灯的地方,偷了肃安公的虎符,被肃安公府的人撵出了庙宇满山乱跑,却足足三日才被擒获。”

“肃安公说,此子擅奔袭藏匿,毅力远超常人,宜做斥候,遂将其带回军中亲自培养,为十二亲卫之一,取名应钟。”

她指尖撩过火苗,声音飘忽,

“应钟,言阴气应亡射,该臧万物。”

李悟听到寺庙二字时脸色已经变化,而孟宁说完更是低头俯身,将那灯架下垂落的布料掀开,探手进去,不过片刻就听到一声轻响。

似是什么被打开的声音,等她收回手再起身时,手中已多了个四四方方的盒子,而那盒子上皇家专用的金龙图纹让得李悟眼皮直跳。

“这是……”

卡擦——

孟宁没回答他,只是将盒子打了开来,微微倾斜,露出里面半截明黄玉螭虎纽的形状。

玉玺!

那肃安公府的人居然把玉玺藏在这寺庙之中!

“你们好大的胆子,竟将这般重要之物藏匿在此,就不怕被人发现?!”李悟满是震惊,脱口而出。

孟宁抚摸着玉玺说道:“若非佛寺清静之地,怎能瞒得过靖钺司那些嗅觉惊人的疯犬,毕竟那位江大人哪怕辨不清楚应钟传言,也派人将城外乱葬岗翻了个底朝天。”

李悟神色微顿:“你说的也是,藏在这里的确安全,要不是你主动带我过来,我也是万万想不到的。”

“好在江朝渊以为我们是设局没上当,只派了些靖钺司的卒子,眼下既已将玉玺拿到手,那我们就赶紧走吧,免得让人起疑。”

“好。”

孟宁转身伸手去拿刚才放着的牌位时。

李悟上前说道:“孟小娘子,这玉玺和牌位不轻,不如我替你拿。”

“不用……”

唰——

孟宁才刚侧头说话,迎面便是一大把黄色粉末兜头落了过来。

“你干什么?!”

她下意识抬袖遮脸,却已然来不及,那粉末沾在她露在外面的脖颈和肌肤上,就连面纱上也浮了许多,她察觉到怀中装着玉玺的盒子被人夺走,闭着眼伸手去抢,却被劲风推的朝后撞去。

孟宁整个人踉跄倒在长明灯架上,疼的闷哼出声,似是那粉末沾染在身上,伸手捂着颈侧时,喉间呼吸也是突然急促。

“雄黄,你怎会带着雄黄?!”

她声音气急败坏,急促呼吸时,再无半点之前冷静,

“李悟,你个卑鄙小人,你敢害我!”

李悟手中拿着那玉玺盒子,脸上哪还有半点之前模样,他低头看了眼盒中玉玺,忍不住面露喜色,然后“砰”的一声合上那锦盒,冷眼看着对面因为难受而喘息的女子。

“论卑鄙谁能比得上孟小娘子,传信李家,利用我等,若非你以太子和玉玺要挟,当日在县衙我就已经一剑斩了你,又岂能容你羞辱我李家之人,砍了夏叔的胳膊。”

“是你们先对我动手……”

孟宁呼吸急促,似难受站立不稳,撑着那桌案蜷缩着背脊,“我虽利用李家,却也是助你们,你别忘了太子还在我手里,没有他,你们得了玉玺也无用…”

李悟闻言似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居高临下地看了眼孟宁,满是嘲讽的嗤笑出声,那眼神里充满了戏谑。

“太子?”他呵了声,打量着蜷缩在地上的人,“你说的,是你那个弟弟?”

孟宁脸色大变,面纱遮掩了大半张脸,露出的双眼满是惊恐。

“你怎么知道……”

似是没想到李悟一口道破了孟明轲的身份,因惊惧身上症状越发严重,她急促喘息了两声,慌乱伸手想要去取腰间的药囊,却还没摸到,就被李悟伸手夺走。

“还给我……”孟宁颤声,“李悟,我,我救过太子的……”

她蜷着身子颇为狼狈,

“我虽有图谋,却也护着太子至此,而且就算你知道太子身份也没用……”

“江朝渊他们还在奉陵,他早就已经疑心于我,我若是突然死了,他便知道你们李家得了东西,以他心性绝不会放过你们。”

李悟拿着那药囊,脸上笑容更甚:“是吗,那不如我们就瞧瞧,他会对李家如何,不过你是看不到了。”

他仿佛半点都不担心江朝渊,直接手中一松,那药囊就落在地上,而他抬脚狠狠踩在上面用力碾过,似在报复当日孟宁伤了李家人。

看着满眼绝望,呼吸已然转向虚弱的孟宁,李悟戏谑道:“佛寺清静之地,你也算替自己找了个好地方。”

说完他摸了摸怀中的玉玺,丝毫不顾身后气息奄弱的孟宁,转身就朝外走。

这一路波折,废了这么多功夫,又与这女子百般作戏,总算找到了被抢走的玉玺,等回去之后,就……

“唔!”

李悟身形猛地僵住,只觉得体内剧痛传来,下一瞬眼前泛黑时,整个人“砰”的一声跪倒在地,张嘴就吐出一口血来。

“公子!”

李家跟进来的那两人都是脸色大变,连忙上前扶他,见他呕出的血都是神色大变,其中一人拔剑就想朝孟宁而去,可内力才刚运转,就腿上一虚,人也紧跟着栽倒在地。

另外那个扶着李悟的随从则是神色慌乱:“你对我家公子做了什么?!”

原本在地,气息奄弱的孟宁已然抬起头来,撑着地面缓缓起身,“李三公子不是说了吗,佛寺清静之地,可是我费心劳神替挑的好地方。”

“江大人,喜欢吗?”

身体剧痛的李悟蓦地抬头,脸色惨白,情绪激动下又吐出口血来,而扶着李悟的那人沉默了下,再抬头时已无半丝慌乱之色,反而冷静的过分。


上一章  |  青君目录  |  下一章